不知不覺,
春節假期來到了最后一天,
走親訪友的累嗎?
在家長胖了嗎?
整理好心情準備明天上班了嗎?
而且,
下一次假期是……
4月的清明節……
小編忍不住哭出了聲……
還有,就是……
這周沒有雙休
這個周六(2月20日)
要上班
要上班
要上班……
想到這里是不是
有種淡淡的憂愁……
想必你們和我一樣
都得了不想學習、不想上班的
“節日綜合征”
從醫學角度來講,“節日綜合征”是人們在長假后,精神狀態由緊張到松馳,再由松馳到緊張,身心所出現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人體免疫力系統紊亂癥狀。
如:焦慮或者憂郁、失眠,工作效率很低,心情煩躁、精力難以集中、萎靡不振、無精打采,甚至身心乏力,并有頭疼、疲勞、胃口不佳、失眠、瞌睡等種種不適。同時由于過度使用電腦和手機,也會出現拇指僵硬,手指、手腕關節勞損引起功能障礙、頸肩酸痛等不適。
如果你中招了
那么照著下面這些方法
趕緊調節起來
合理改變飲食結構,多吃蔬菜
合理飲食,適當減少肉類的攝入,多吃谷類食物和綠色蔬菜,尤其是富含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深顏色蔬菜。選擇一些養胃促消化,能促進腸道迅速排除毒素的食物,幫助消化系統養胃排毒。
調整作息時間,早睡早起
很多人節假日熬夜是常態,再加上路途奔波,生物鐘完全被打亂。所以,假期要及時調整作息,不在床上玩手機,定好鬧鐘,早睡早起。
工作、學習制定計劃,循序漸進
一些上班族節后會出現焦慮、郁悶、煩躁等情緒,甚至對上班產生恐懼心理,工作起來也沒有效率。最好是將工作量化安排,明確每天的任務,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節奏,拋開對工作的厭倦情緒。
節后應該加強心理方面的調理
保持良好的心態,適當給自己增加一些文娛活動,培養自己的一些興趣愛好,遇事不要鉆牛角尖;如果煩躁、焦慮的情緒持續存在,那么請先暫時接受自己的這些不良情緒,不要和情緒較勁,做點事情,如和朋友交流、適量運動等。
適量運動
節后適度運動可重新獲取元氣,如進行一些有氧運動,跑步、打球等,讓自己出出汗,就能夠快速恢復狀態。
小伙伴們
趕緊動起來吧!
來源:綜合自青島日報、觀海客戶端、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