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縣高埂村,地處安徽江淮分水嶺脊背,曾經一窮二白。2014年,該村貧困發生率為19%。
6年時間,變化在高埂村悄然發生。截至2020年11月,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27戶368人,全部實現脫貧。
高埂的嬗變之路,離不開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的對口幫扶。該廳先后選派了兩批共5名機關干部到村駐點開展幫扶工作。
如今的高埂,已由經濟落后貧困村變為滁州市脫貧攻堅“十佳貧困村”,由偏遠后進村變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省級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

修路——
路通業興村民喜
現在,高埂村村民戴玉坤再也不用糾結出門穿什么鞋了。過去,家門口的桃園路是一條砂石路,又窄又爛,坑坑洼洼,而且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下雨天只有穿大膠鞋才能出門?!贝饔窭じ嬖V記者?,F在,這里變成了寬敞、整潔的水泥路。哪怕是雨天,都可以穿著皮鞋放心出行。
以前的高埂村,全村只有一條硬化路?,F如今,交通路網縱橫交錯,村村相通、戶戶相連。
脫貧攻堅,交通先行。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發揮行業優勢,在項目安排、資金投入等方面對高埂村予以重點傾斜、精準施策。2016年以來,高埂村建設建成環形路、產業路、鄉村旅游路等各類道路42公里,群眾交通出行條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變為了現實。
路修好了,現代農業企業紛至沓來,各類農副產品被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周邊城市。
“現在機耕路、產業路路路暢通,園區道路四通八達,企業發展更便利,我們發展產業更有信心?!痹摯寰盆魈煜闾飯@綜合體產業扶貧示范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他的基地已流轉土地5000多畝,年產瓜果、蔬菜50多萬公斤,可吸納50多名貧困群眾常年就業,戶均年增收3萬元以上。
扶智——
“輸血”更“造血”
扶貧要扶智,開展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6年來,安徽省交通運輸廳駐村扶貧工作隊積極開展智力扶貧,對該村貧困戶子女實行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階段的全覆蓋幫扶,補助金額共計35.7萬元。
2015年,沒考上高中的李雅梅一直在村里務農。家里生活貧困,母親和哥哥眼睛有殘疾,主要靠父親李代山支撐?!拔覀兗覜]什么門路,孩子這么小,又不能出去打工。”女兒的未來成了李代山的一塊心病。
事情在2016年春節后有了轉機。安徽省交通運輸廳駐村幫扶干部幫李雅梅聯系到省城的華夏旅游學校就讀。
“多虧交通運輸廳幫扶干部們的幫助,孩子才能繼續有學上。3年還給減免了9000塊的學費。”李代山告訴記者,經過學習鍛煉,女兒掌握了酒店管理方面的知識,現在在上海工作。
扶貧亦要扶志,為幫助李代山家實現脫貧,幫扶干部經常到其家中與李代山談心,幫助解決日常生活困難。幫扶責任人還幫助李代山家建了養雞大棚、搞起了稻蝦共養。如今,脫貧后嘗到甜頭的李代山干勁十足,對以后的生活充滿憧憬。
改變——
美麗鄉村顏值高
今年8月2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0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公示名單,高埂村入選。
高埂村憑什么?
記者在村里看到,一條條村道整潔平坦,二層小樓排排林立,房前屋后的院子里,家家戶戶種上了花草……一幅幅宜居鄉村美麗畫卷盡收眼底。
高埂村的新貌,得益于美麗鄉村建設。據介紹,近年來,定遠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從村容村貌、興業富民、民生法治等方面入手,努力留住鄉土味道、展示新村風貌。
駐村扶貧期間,安徽省交通運輸廳駐村扶貧工作隊積極促進鄉村綠色發展,推動生態宜居。推動居民安置點和村級道路周邊綠化、亮化工作,特別是深入推進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使得村環境衛生得到明顯提升,人居環境日益得到改善。
在文旅和公共服務設施方面,駐村扶貧工作隊推動建設高埂老民居、為民服務中心、圖書室、衛生室、幼兒園、望湖亭等?,F在,鄉村大舞臺、游客接待中心、廉政文化園、農耕文化展示館、垂釣中心等項目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從“吃飽”到“吃好”,從“土坯房”到“新農村”,從“土路”到“硬化路”,脫貧攻堅以來,高梗村貧困群眾掙脫了被貧窮圍困的日子,土地上“長”出了新產業,鄉村面貌發生了大改變,迎來了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