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景觀豐富和人文資源豐厚的采石磯景區,瀕江連市,距南京約40公里,為江南旅游網之西翼;距蕪湖約40公里,為皖南旅游線之北端。素有“千古一秀”之譽的采石磯,通過長江水道可與長江流域各省市溝通,通過公路和鐵路系統可從陸地上和全國各地溝通,通過祿口機場可從空中和世界各地溝通,獨特地域條件給江南名勝采石磯造就了一個便捷的外部交通環境。
旅游交通就是旅游者實現從一個地點到達另一個地點的空間轉移過程,既是抵達目的地的手段,也是在目的地內活動往來的手段。但是,要把采石磯景區打造成城市生態客廳,成為一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精品景區,僅靠一個外部的交通環境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建設并優化景區周邊及內部的交通環境。因此,馬鞍山在采石磯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作中,十分注重著力打造景區的旅游“暢通”工程。主要表現如下:
其一,優化了公共旅游交通。
目前,在市內已有4路、26路和118路三條公共交通線及景區聯動直通車,可直接抵達采石磯景區。其中4路公交旅游專線車往返市火車與風景區,26路公交車往返旅游汽車站與采石磯風景區。同時,在景區新建了5個大型生態停車場,停車位達1000余個;配備了30輛電瓶車。
其二,增設了內部景交環線。
儲燦林 攝
依據規劃提升要求,在采石磯5A級景區創建的3.92平方公里范圍內,按照合理設置的出入口及游覽線路,增設了一條長達9.5公里內部景交環線,串聯起游覽區的主要景點,極大地方便了游客駐足游覽。該景交環線已于2020年國慶節期間啟動試運營,有效地推進了配套設施的建設。
其三,開建了景區旅游碼頭。
為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加快5A級景區及全域旅游創建步伐,馬鞍山投入470萬元開建了采石風景區旅游碼頭。該碼頭將汲取本地特色文化內涵,構建特色文化雕塑,打造特色漁人碼頭旅游點,充分體現景區所蘊含的歷史文化,成為展現馬鞍山文化的最優平臺。旅游碼頭區將建設2個100客位游船泊位,計劃明年3月竣工。建成后,年發運量將達28萬人次,自下而上連通南京、武漢、重慶等重要水上游線延伸整個水上航線。
據了解,為進一步提升馬鞍山長江段碼頭景觀,將對不同區域的空間進行合理規劃和綠化布置,打造“一軸、串三區、連五點”景觀結構,形成簡潔、疏朗、雅致的景觀效果。“一軸”即指觀江文化景觀軸,“三區”為碼頭景觀區、大地文化景觀區、濱江圣境廣場區,“五點”分別是濱江圣境牌坊、濱江文化花壇、橫江文化綠雕、大地文化景觀和濱江文化長廊。從沿江大道自西向東,五大景點依次相連,形成觀江景觀軸線,可將景觀視線延伸至江面。
與此同時,為整合采石磯、濮塘、青山和橫山四個景區生態及文化資源,實現景區之間的聯動發展,助推“國家風景名勝區”品牌發展戰略,馬鞍山推出了采石風景名勝區四大片區聯動發展直通車,既加強了城市與景區之間合作,連接了采石風景區四大片區;也解決了市區至景區、景區至景區間的交通問題,方便了市民及周邊游客出行,并對帶動全市文旅產業及相關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 談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