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當涂河蟹亮相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著名節目主持人汪涵在節目中傾情帶貨。這款品名為“霍村廣義圩”的河蟹,來自當涂縣大隴鎮霍村良文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市場營銷品牌化,河蟹身價才會高?!痹摴矩撠熑嘶舸笪纳钣懈杏|地說,以前自家的河蟹沒有品牌,給別人貼牌銷售,大把的利潤讓品牌商賺了,現在注冊了商標,又通過了有機產品認證,今年9月份加入京東,短短一個多月已在該平臺賣了30多萬元。
“今年全縣有九成的河蟹實現了品牌化銷售,純收入提高三成以上?!碑斖靠h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是安徽省水產大縣,也是全國聞名的河蟹養殖強縣,全年河蟹產量1.4萬噸、產值14億元,約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27%,農民人均漁業可支配收入達3000多元,為該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17年位居全省縣級第一托了底。
齊聲合唱“品牌歌”
11月4日一大早,塘南鎮螃蟹養殖大戶楊海兵就忙著往浙江寧波等地發貨。店鋪大廳里,工人們熟練地用香草捆起螃蟹的大鉗子,并隨手加上“多島湖”品牌河蟹的防偽二維碼塑料扣。
“自從有了自己的品牌,銷路穩定了,也能賣上好價格,今年的銷售價格比去年高出三成,現在每天發10萬元左右的貨,螃蟹上市兩個月來銷售收入達700萬元?!睏詈1f,在歷史上,當涂就盛產河蟹,出產的花津蟹曾是貢品,與陽澄湖蟹、白洋淀蟹并稱“中華三只蟹”??墒?,當涂螃蟹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名分?!昂芏啾贿\到江蘇當作陽澄湖螃蟹銷售。從我們這里買50元1斤,回去起碼賣100元1斤?!毙列量嗫嗨锩?,錢大都被別人賺去了,而且越是“無名英雄”,越沒有話語權、定價權。為啥同蟹不同命呢?楊海兵意識到,關鍵是沒有品牌。
志氣滿滿的楊海兵開始自己設計品牌、商標,起個什么名呢?“當時我的塘口有幾百畝,中間有一個一個的小塘口,就像大海里面有小島一樣?!本徒小岸鄭u湖”!2015年,金腳紅毛、個大肉嫩的當涂“多島湖”品牌河蟹就開始獨闖天涯。第一年銷售額30多萬元,第二年銷售額100萬元,此后每年迅猛增長,今年有望突破1000萬元。僅僅幾年,銷量就增加了20倍。楊海兵承包的800多畝蟹塘自然供不應求,便帶頭創辦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了132戶蟹農、8100畝水面的螃蟹齊聲合唱“品牌歌”。
痛定思痛,一個個當涂河蟹品牌在市場上風頭正勁。當涂縣統一注冊了“姑溪河”區域公用品牌,無償供全縣廣大養蟹戶使用。養殖企業和規模養殖戶則各顯神通,紛紛打出更有市場辨識度的個性化品牌。目前,全縣已涌現出“姑溪河”系列下的“花津湖”、“大隴口”、“霍大文鮮生”、“苦菜圩”、“水盎然”、“蟹陽湖”等十大河蟹品牌。
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人不出村,貨賣全國。在塘南鎮吳村港村,吳小俊第一個在村里創辦網上電子商務平臺,2018年成立“精品紅膏大閘蟹”自銷店,一年的網上總交易額達到800萬元左右,銷售范圍遍布全國各地,利用平臺幫助村民把自產的大閘蟹銷售出去,切切實實幫村民們解決了“怎么賣?往哪里賣?”的難題。
吳村港村是個水產養殖特色村,養殖水面有1359.3畝。以前很多想從事水產養殖的農戶,都因為資金缺乏而無法發展。為解決這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題,吳村港村向農戶大力宣傳“普惠金融”的互聯網農村金融發展理念,互聯網信用貸走進了農戶的生活,有效解決了農戶的資金問題。養殖戶對水產養殖業的市場前景非常樂觀、信心十足,現在村上80%的村民都經營水產養殖。目前為止,吳村港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萬元左右,較以前翻了好幾番。
如今,打開淘寶、京東、蘇寧、中國郵政EMS等螃蟹銷售網頁,以“姑溪河”大閘蟹為首的當涂多個螃蟹品牌頻登熱銷榜,年線上總銷售量突破200噸,占總銷售量的15%。網上賣蟹之所以方便,是因為電子商務進農村被列入民生工程,打通了螃蟹網售的“最初一公里”。近年來,該縣圍繞“資源整合、體系健全、功能完善、服務規范”的總體思路,建立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縣級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中心,在全縣10個鄉鎮、4個園區設立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兩中心、一站點”打通電子商務進農村的“任督二脈”,實現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全覆蓋、物流配套全覆蓋、鄉村網點全覆蓋,榮獲全省“農村電商工作先進縣”稱號?! ?/p>
面對互聯網上繁多的河蟹品牌,當涂養蟹企業在提升品牌辨識度上下足了功夫。湖陽鎮蟹農徐小馬以前靠貼牌銷售,自己只能獲得微小的利潤。縣里舉辦了電商知識普及性培訓,徐小馬認真聽講后,心中就揣著一個想法。他將想法說給在南京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兒子徐文杰聽,沒想到父子倆一拍即合,決定大干一場。為了讓自家的品牌一炮打響,拿出10多萬元,買斷了“一對活寶”河蟹商標,成立一對活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為全縣第一個年銷售額過千萬元的電商企業。
政府為河蟹品牌當推手
10月4日,央視《新聞30分》欄目聚焦當涂縣大隴鎮塘橋村的生態養殖基地,直播介紹當涂縣25.5萬畝河蟹生態養殖喜獲豐收的情況。不花一分錢廣告費用,利用央視大平臺推介“中國生態養蟹第一縣”品牌,已成為近年來當地宣傳部門的常規動作。
該縣致力于“姑溪河”大閘蟹的推介和宣傳工作。先后舉辦了18屆螃蟹節,在上海、南京等地連續多年舉辦了金秋河蟹推介會,在長三角地區引起較大的反響,特別是河蟹健康生態養殖技術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前院長王衍亮總結為“當涂模式”。中國漁業學會淡水養殖分會年會也選在當涂舉行。這些活動的開展為“姑溪河”大閘蟹的宣傳推介起到了推動作用。“姑溪河”大閘蟹系列品牌獲全國最具影響力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首屆徽蟹十大品牌,在全國河蟹大賽上,“姑溪河”大閘蟹獲最佳口感獎、最佳種質獎、金蟹獎和“中國十大名蟹”稱號。經過多年的推介,“姑溪河”大閘蟹在華東各大水產品市場已占有一席之地,在全國的市場知名度得到大大的提高。
品質是品牌的堅強后盾。近年來,該縣積極推廣水產品健康養殖技術,不斷擴大水產品健康養殖覆蓋面,從源頭上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成為首批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基本實現了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制度化和常態化。目前,全縣省部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和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有17家、面積12萬畝,通過無公害水產品、綠色水產品、有機水產品“三品”認證的企業有7家。
記者 吳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