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南京至馬鞍山城際鐵路(馬鞍山段)
項目用地預審與規劃選址意見
(以下簡稱“寧馬城際鐵路”)
已于日前獲得省自然資源廳批準。
這為項目力爭早日開工奠定了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新土地法》頒布后,根據《國務院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國發〔2020〕4號),安徽省成為土地征收審批事項由國務院下放至省政府的中部唯一一個試點省份。同時,根據自然資源部相關通知,用地預審權、先行用地批準權也同步下放。
▲10月26日,安徽省發改委網站發布《南京至馬鞍山城際鐵路(馬鞍山段)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前公示》
為搶抓用地審批權下放的契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秉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重點事情特別辦”的原則,為項目預審開辟綠色通道。在寧馬城際鐵路項目正式立項前,該局預先啟動項目用地預審與規劃選址意見相關工作,市、縣(區)兩級同步開展,“串聯”工作“并聯”開展,最大程度地提高辦事效率,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10月27日,馬鞍山市政府網發布《南京至馬鞍山城際鐵路(馬鞍山段)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這也是安徽省承接國務院用地審批權委托試點后,我市第一宗獲批的用地預審與規劃選址意見。”用途管制科科長吳波進一步介紹,省自然資源廳從受理到發證,僅用時20天,較呈報自然資源部批復預審節約用時約2個月。“審批權限的下放,大幅提高了審批效率,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政策紅利。”
(網絡配圖)
據悉,南京至馬鞍山城際鐵路(馬鞍山段)路線縱向穿越主城區,貫穿慈湖高新區、花山區、雨山區、經開區和當涂縣,項目擬建設規模正線全長約28.56公里,擬用地面積約1500畝。
(網絡配圖)
下一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全力做好圍蕪路、蕪合高速改擴建工程等重大項目的用地保障,為我市唱好寧馬“雙城記”,加速融入“一體化”提檔升級提供自然資源要素保障。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胡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