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戰區總醫院所屬原八六醫院醫護人員憑借精湛醫技、良好的醫德、優質的服務,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贏得了患者廣泛贊譽和好評。今年以來,這個醫院接連收到患者送來的20多面錦旗。每一面鮮紅的錦旗,既凝聚著醫護人員的心血和汗水,也飽含著患者對人民軍醫的理解與真情,認可和肯定;每一面錦旗背后,更見證著醫護人員為民服務的責任與擔當。
感激優質服務暖人心
今年4月10日,一名患者將一面寫有“醫德高尚樹楷模,一身正氣暖人心”的錦旗送到東部戰區總醫院所屬原八六醫院放療中心醫務人員手中,表達了對該中心醫務人員優質服務的肯定和贊揚。
據了解,老人姓王,當涂縣城關人,今年81歲,患有食道癌于兩周前來到東部戰區總醫院所屬原八六醫院放療中心就診,該放療中心主任李開信、副主任醫師王德勝等為老人科學制定了放療方案,中心護理團隊針對老人的特殊病情制定了貼心的護理方案,使老人病情明顯好轉改善,吞咽困難癥狀顯著緩解,老人及其家屬對治療效果十分滿意。一面錦旗,傳遞的不僅是患者的感激之情,更是對該中心服務品質的認可,是對醫護人員工作的充分肯定。該放療中心主任李開信說,這是他們今年收到的第三面錦旗了,錦旗背后的故事,凝聚中心全體醫務人員的辛勤付出,今后他們將進一步竭力提高放療技術和服務水平,讓廣大患者更滿意。
點贊骨科妙手回春
“醫術精湛傳四方、醫德高尚暖人間”。今年6月1日上午,當涂縣城關一位姓翟患者把這面錦旗贈送到東部戰區總醫院所屬原八六醫院骨科主任戴守達手中。翟師傅眼含熱淚激動地說:“謝謝戴主任幫助我重新站立起來,自已無法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只好送一面錦旗以表自已心意”。
是什么事情,讓這位患者如此感動呢?原來翟師傅從小就患小兒麻痹癥,今年59歲,長期飽受病痛折磨。但翟師傅身殘志堅,從青年起刻苦自學裱畫技術,逐漸小有名氣。他創業成功后,又先后幫助帶動其他兩名殘疾人創業就業,走上自食其立之路,翟師傅成為當地殘疾人創業典型。前不久,翟師付右腳兩個腳趾頭長連在一起,足趾呈攣縮狀,小腿明顯變細,病情加重,已完全不能行走,緊急被家人送到東部戰區總醫院所屬原八六醫院骨科就診。該科主任戴守達得知患者的精神和身體深受折磨后,親自查看患者,詢問情況,在戴主任和科室其他醫護人員的悉心指導和安排下,經慎重考慮,決定盡快為患者行手術治療。5月20日,戴主任親自主刀,帶領骨科團隊醫護人員,成功為患者進行了“跖趾關節截骨矯形術”。術中,戴主任憑借豐厚的經驗、沉著穩定,一絲不茍,整個手術過程十分順利,使翟師傅五個足趾完好如初,沒有截肢,又重新站立起來。
成功搶救病危患者
“感謝楊主任妙手仁心,把我丈夫在生死一線間救了回來。”9月17日一大早,家住馬鞍山市市民劉某某的妻子及親屬將一面“醫技高超、醫德高尚”的錦旗,送到了東部戰區總醫院所屬原八六醫院特診科主任楊欲曉及醫護人員手中,向醫護人員表達一家人的真誠謝意。
家住馬鞍山市患者劉某某患有一種特殊遺傳性疾病“多囊肝”,又稱“葡萄肝”。前不久,劉某某突發黃膽、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癥、大量腹水,病情十分危重。劉某某送到醫院時,生命體征已十分微弱,危在旦夕。面對這樣一名危重病人,是讓病人轉院治療,還是馬上手術搶救?東部戰區總醫院所屬原八六醫院特診科主任楊欲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如果讓病人轉院,病人就有生命危險。情況危急,楊主任當即與其家屬溝通:“做手術,因為患者病情十分危重,手術風險高;但是不做手術,患者隨時有生命危險。”于是,楊主任帶領醫護人員決定為患者實施“囊腫穿刺硬化介入治療術”, 但介入穿刺難度非常大,為減輕患者穿刺不適,楊主任為患者選擇了最細的穿刺針,一次性從患者體內抽出咖啡色液體近2000毫升,并做止血處理,楊主任穿刺抽水都抽到手抽筋,終于解除了患者肝內壓力,糾正了各種并發癥,使病人轉危為安,奇跡般獲得“重生”。目前,劉某某已康復出院,為表達感謝之情,劉某某家人特地制作了錦旗送到了醫院。
感謝醫護人員的臨終關懷
很多時候,病人親屬給醫院送錦旗,都是為了感謝醫院的醫術高超,但最近一位老干部去世后,其家人料理完后事,專門給醫護人員送來了一面錦旗,感謝東部戰區總醫院所屬原八六醫院重癥醫學科(ICU)醫護人員令人感動的 "臨終關懷 "。
“非常感謝你們的細心照顧,你們精心治療和護理,不僅延長了我父親的生命,也讓我父親少受了許多痛苦 …… “10月16日,蕪湖軍分區第二干部休養所老干部沈建華的兒子沈志民連聲感謝和稱贊東部戰區總醫院所屬原八六醫院重癥醫學科(ICU)全體醫護人員。
沈建華是蕪湖軍分區第二干部休養所一名老干部,是一位95歲高齡肺癌晚期轉移、心肺復蘇術后的病人。因病情危重,他于今年7月22日被送入東部戰區總醫院所屬原八六醫院重癥醫學科(ICU)搶救治療。當時,病人已陷入昏迷狀態,全身肌無力及大小便失禁,伴有褥瘡、窒息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多種病發癥,需要專人24 小時護理及陪護。原八六醫院重癥醫學科(ICU)醫護人員接手病人后,不是子女勝似子女,胃管喂食、吸痰、擦身、翻身、換尿墊……細心細致、盡職盡責,從人道主義角度給予臨終關懷式治療,讓老人有尊嚴地安詳離開了這個世界,受到病人親屬的一致肯定和稱贊。
感人的故事數不勝數,一聲聲樸實但卻發自內心的感激,一幕幕平凡但卻動人的場景,是患者及家屬對他們的感恩,也是患者及家屬對原八六醫院醫護人員的激勵。正是這一面面感人的錦旗,一句句暖心的話語,一張張信任的面孔,讓原八六醫院全體醫護人員深切感到解除患者痛苦是醫者仁心的畢生追求!(伍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