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省新聞聯播》9月16日報道:馬鞍山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周玲麗,從教26年來,心懷大愛,勇于創新。她創建“星光兒童康復中心”,幫助“折翼天使”重新展翅飛翔。安徽臺記者趙書生、馬鞍山臺記者梁琰報道:
【出現場音】“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1994年,從合肥師范特教專業畢業的周玲麗來到馬鞍山市特殊教育學校,她因材施教,使許多失聰的孩子學會說話。2008年,周玲麗主動承擔起特教學校“星光兒童康復中心”籌建工作,她走訪殘聯、社區和醫院,了解殘疾兒童康復需求。在她的努力下,康復中心首批5名學生中,有4個孩子通過康復,順利轉入普通學校繼續學習。
馬鞍山市特教學校康教部主任周玲麗:【出錄音】“改變了一個孩子就是解放了一個家庭,家長的認可、社會的理解,作為一個老師,我覺得挺自豪的。”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得到康復,馬鞍山市特教學校“星光兒童康復中心”先后開設了智障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班,并通過省殘聯的項目支持,實現學前殘疾兒童全免費康復。為解決7周歲以上孤獨癥兒童無處上學問題,2013年,周玲麗又在全省率先嘗試孤獨癥兒童義務班教學,并探索出科學評估、動態管理、分層教學的教育模式,取得明顯成效。
康復兒童家長韓可銘:【出錄音】“通過老師們辛勤的耕耘,他現在跟入校有明顯的不一樣,理解、溝通也好,獨立性也好,都有進步了,他們不是孩子們的父母,但勝似孩子們的父母。”
如今,“星光兒童康復中心”已經從成立之初的1個老師和5個學生,發展到目前的康復教師27人,在訓聽障、智障、孤獨癥兒童113名。
馬鞍山市特教學校政教處主任高玲玲:【出錄音】“這多年來,我們的康復率達到了80%以上,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走在前列的。”
從教26年來,周老師盡力幫助殘疾兒童成長,希望這群特殊的孩子走出校園,也能很好的融入社會,讓這些“折翼天使”重新展翅飛翔。
周玲麗:【出錄音】“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希望給更多的家長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盡量多的孩子能夠走出我們的校園,走進普通小學和幼兒園進行融合教育,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