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克艷雖然不在了,但他為民奉獻的精神永遠激勵基層干部不忘初心、擔當作為。”8月26日下午,在懷遠縣淝南鎮燕集村,正在走訪群眾汛期受災情況的村黨支部書記張吉永對記者說。
入汛以來,受上游來水和本地連續強降雨影響,渦河水位持續上漲,防汛形勢嚴峻。7月21日開始,燕集村干部群眾組成兩支防汛預備小分隊,24小時巡堤查險。作為村“兩委”最年輕的班子成員,帖克艷沖鋒在前、勇打頭陣。涉及燕集斷面的防線有2.5公里,帖克艷每天沿著河堤徒步30多公里排查隱患,下了大堤顧不上休息,又挨家挨戶走訪了解受災群眾的困難和需求。
“帖克艷做事認真仔細,巡堤查險從堤頂到堤坡、堤腳,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村委會副主任何國榮和帖克艷分在一組,兩人一前一后,相互配合。
7月24日下午4時,正專注查找堤防隱患的帖克艷腳下一滑,摔倒在大壩斜坡。“當時我問他怎么樣,他說沒事,回家換身衣服又回來了。”回想起當天帖克艷摔倒的情景,何國榮濕了眼眶,“我真后悔沒有勸他早點去醫院看看。”
次日下午,感覺狀態不對的帖克艷到附近的燕集醫院檢查,被發現腦出血,立即送至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7月31日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38歲。
聽聞帖克艷離去的消息,村里84歲的五保戶帖廣水不敢相信。1個多月前,那個高高壯壯的小伙子還來家里幫忙加固屋頂和窗戶。“整個汛期刮風下大雨,我家沒有一處漏風漏雨。多么好的孩子,怎么說沒就沒了?”帖廣水哽咽道。
做事熱情、樂于助人,這是村里人對帖克艷的評價。每年午收秋收時節,村民們都會看到他開著自家的收割機,奔波在田間地頭,幫助村里缺乏勞力的群眾搶收莊稼。
“正因為群眾基礎好,去年底,帖克艷經考察被補選為燕集村村委會委員。”張吉永告訴記者,進入村“兩委”不到8個月,帖克艷就經歷了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兩場硬仗,每一次他都沖在最前面。
“疫情防控期間,帖克艷基本上夜里沒回過家。這次防汛也不例外。自從當了村干部,他對自己要求更高更嚴,一點也不敢懈怠。我明白他的責任,所以支持他的工作,但有時看到他疲憊的面容,總是心疼。”妻子何花告訴記者。
帖克艷年近七旬的父親帖廣平還記得,犧牲之前,在連續一個晝夜巡堤之后,兒子在大堤上疲憊地睡著了。曾經在青藏高原當過9年鐵道兵,有著42年黨齡的帖廣平一直教育兒子做人做事要擔當盡責。帖克艷沒有讓父親失望,遇事不怕艱險,勇于連續作戰,用生命守護百姓的安全。
洪水退去,渦河水面平靜,堤壩迎水面被河水浸淹的痕跡依稀可見。在燕集村村民辦事大廳,帖克艷的辦公電腦上記錄了防汛救災統計表,還有未完成的入黨申請書。
8月19日下午,帖廣平作為防汛救災中不幸犧牲的同志的家屬,在合肥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看望慰問。“總書記的講話讓我們倍感溫暖。我們也要化悲痛為力量,好好生活,竭盡所能教育撫養好帖克艷的兩個孩子。”帖廣平說。(本報記者 孫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