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究刑事責任,承擔漁業資源損失,在媒體公開致歉
兩被告多次在長江水域非法捕撈被起訴
9月1日上午,雨山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此案通過中國庭審公開網同步直播。
庭審中,公訴機關指控,自今年6月中旬以來,被告人金某、詹某為非法獲利,在長江禁漁區、禁漁期內,使用禁用漁具地籠網,駕駛漁船多次在雨山區濱江公園附近的長江水域進行捕撈作業,捕獲中華絨毛蟹、黃顙魚、小雜魚等多種水產品,后轉賣他人獲利。7月4日凌晨,兩被告人在進行非法捕撈作業時被公安機關抓獲。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金某、詹某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長江禁漁區、禁漁期內使用禁用的工具多次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應當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時,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認為,被告金某、詹某非法捕撈水產品的行為,減少了水生野生動物資源量,有損生物多樣性保護,應當承當相應的民事責任,訴請判令金某、詹某承擔漁業資源損失補償費用14116元,參與人工增殖放流,并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
庭審過程中,兩名被告人對起訴書指控的事實及罪名均無異議,認罪認罰。就民事公益訴訟部分,兩被告均表示愿意承擔漁業資源損失補償費用,并在新聞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
該案將擇期宣判。
記者 劉明培 通訊員 劉洋
[責編:
吳曲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