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您的位置: 馬鞍山新聞網 > 要聞 > 正文

    上岸漁民 如何穩得住能致富

    2020-09-01 17:02:21 來源:安徽新聞網-安徽日報
    近年來,為修復和保護生態環境,廬江縣實施退漁還湖,漁民上岸后,在當地政府的引導扶持下,發展“蓮藕+稻漁”生態綜合種養,走上綠色致富新路。圖為黃陂湖區域廬城鎮馬廠村村民在裝運采挖的鮮藕。(資料照片) 本報通訊員 王閩 攝

    退捕轉產 新崗位更穩定

    ● “看著江灣越來越干凈,心情就很愉悅。”

    ——馬鞍山市濱江公園水面保潔員張周華

    當早晨第一縷陽光灑在馬鞍山市濱江公園的時候,“老漁民”張周華就已經到了江邊。“我出生在漁船上,十幾歲開始捕魚,對這條江、這片水留下太多的回憶和深厚的感情。”遠眺江景,張周華格外感慨。

    47歲的張周華祖上都是漁民,親眼目睹了江岸近年來發生的巨變,他一家的生活也隨之改變。

    “過去漁民們生活在薛家洼江灣,加上岸邊的養殖場、工廠等,整個片區雜、亂、差,如今變成了美麗的濱江公園。”張周華感慨地說。去年5月,張周華一家積極響應長江禁捕退捕政策號召,配合地方政府簽訂退捕協議,上繳了全部漁船,上岸居住。當地政府考慮張周華的實際困難,協調安置他到濱江公園從事水面保潔工作,月收入2500元。

    從水上捕魚到水面保潔,雖然還是工作在那片江灣,但張周華的心情完全不一樣。“每天工作8小時,勞動強度不大,收入還穩定。”張周華高興地對記者說,當親手撿拾一個個塑料瓶、方便袋等垃圾,看著江灣越來越干凈,心情就很愉悅。特別是有時候劃著小船處理水面漂浮垃圾,來到曾經熟悉的江面時,心里會有一種全新的自豪感。

    漁民退捕轉產,“退得出”還要“穩得住”。2019年7月17日,馬鞍山市針對漁民的退捕轉產專場招聘會拉開序幕,市人力資源中心市場和含山縣、和縣、當涂縣、博望區、鄭蒲港新區人力資源市場同步開展招聘活動,提供數千個就業崗位,吸引了全市各區縣1000多名退捕漁民前來應聘。

    有了穩定的工作,心才漸漸安定下來。如今,張周華對岸上生活充滿信心:“新生活才剛剛開始,日子會越來越好。”他說,在當地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妻子也即將找到合適的工作;兒子在工廠學徒出師后,收入也會提高,每年還能攢下些錢,“下一代不用在水上飄泊,而是能在岸上安穩生活了”。

    培訓上門 新技能添底氣

    ● “以前是靠天吃飯,現在是靠手藝,更有底氣!”

    ——銅陵市義安區胥壩鄉群心村村民王良勝

    “以前是靠天吃飯,現在是靠手藝,更有底氣!”銅陵市義安區胥壩鄉群心村村民王良勝,在當地一家企業里忙著維修機械。

    群心村地處長江江心洲,今年39歲的王良勝,和不少村民一樣,世代以捕魚為生。自打他記事起,一家人吃住都在船上,一待就是三十年。每天凌晨,許多人進入夢鄉,王良勝一家忙碌的一天才剛開始。

    王良勝說,在長江上打魚的多是“夫妻船”,男開船,女撒網。船上的布置也很簡單,幾塊木板就是一張床,三床鋪蓋卷和幾個鍋碗瓢盆,就是一家四口的全部家當。經歷過1998年的長江特大洪水,漁船翻修多次依然堅挺。對王良勝一家來說,漁船雖然破敗,卻是一家人的希望。王良勝夫妻倆靠著年復一年的打魚,贍養年邁的父母,供養兩個孩子上學。

    進入2014年,漁業資源日漸衰竭,傳統的捕撈作業漸漸難以為繼。王良勝心里明白,再繼續捕下去,魚越來越少,收入也會越來越少。“運氣好的話,一天能有一百多斤魚,運氣不好的話,也就十來斤。”

    就在這一年,銅陵啟動漁民上岸安居工程。王良勝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成為第一批轉產上岸的漁民,憑著多年積累和政府補貼,王良勝一家人搬進了上下兩層的樓房,告別了“水上漂”的日子。

    可常年靠捕魚為生,技能單一。“我實在想不到,離開了這片江,我能干什么。”王良勝說。

    這時,當地政府部門雪中送炭,上門組織漁民進行技能培訓,王良勝立馬報了名。掌握了一技之長的他有了底氣,很快就在家門口找了份維修工的新工作,月收入4000元。“生活總是要向前看,我們要保持樂觀,學會在微笑中告別。現在學會了本領,靠自己勤勞雙手,一樣能創造美好的生活。”

    社保覆蓋 新生活真踏實

    ● “政府部門為大家積極辦理養老保險,讓我們免除后顧之憂。”

    ——繁昌縣荻港鎮退捕漁民孫言花

    8月24日,繁昌縣荻港鎮退捕漁民孫言花在蕪湖加瑞食品公司年糕成形車間忙碌著,她在這兒已經工作一周了,逐步適應了上岸后新生活。

    “政府部門不僅為我們送技能、送崗位,還為大家積極辦理養老保險,讓我們免除后顧之憂。”孫言花高興地說。

    省政協專題調研顯示,由于退捕漁民群體特殊,相關的社會保障依據不足,他們的社會保障措施沒有跟上,而且漁民年齡結構不一,具體實施起來較為困難。建議要在漁民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就業幫扶、子女就學方面予以傾斜照顧,提高補貼標準。目前,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人社廳已聯合出臺相關政策,將符合條件的退捕漁民按規定納入相應社會保障體系,并在全省統籌安排基層干部結對幫聯退捕漁民,實現精準幫聯、全過程管理。

    穩步推進退捕漁民社會保障工作,繁昌縣采取縣、鎮、社區三級聯動的方式,認真梳理政策,優化辦事流程,將全縣符合條件的退捕漁民納入保障范圍。

    據介紹,截至7月底,繁昌縣已將符合條件的140名退捕漁民全部納入基本養老保險范疇。另外還有5位正在上大學的漁民子女,在學業完成后,也可享受到社保或者居保補貼。繁昌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認真落實上級要求,堅決做到政策不漏項、參保不漏人,確保退捕漁民基本養老保險‘應保盡保’工作落實到位。”

    轉型發展 新業態增希望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生態漁業經濟,促進了上岸漁民增收。”

    ——淮南市毛集實驗區負責人

    “自從上岸后,我們兄弟倆就在焦崗湖畔開了這家餐館,每天能接待40多位游客,年收入有8萬元左右。”8月27日,記者在淮南市毛集實驗區焦崗湖畔的漁之味餐館見到李萬飛時,他正在餐館后堂忙著炒菜。

    李萬飛今年三十出頭,曾經是焦崗湖上的漁民。2017年,焦崗湖實施退網還湖工程,湖區內漁民全部上岸。漁民上岸之后,李萬飛和大哥李萬宏商議,利用焦崗湖的旅游資源,開起了這個800平方米的漁之味餐館,每天進出顧客絡繹不絕,生意甚是紅火。

    做活水經濟,打好生態牌。近年來,淮南市高度注重焦崗湖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通過撤網(撤堤)還湖、移栽水生植物以及湖泊魚類增殖放流等措施,使焦崗湖水域生態環境得到了優化,維護了焦崗湖生態環境,保護了焦崗湖生態多樣性。

    退網還湖后,毛集實驗區重新規劃了焦崗湖的發展路徑,依托有利的自然條件,成功打造了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如今,這里已經是擁有6萬畝水面、有著“淮河大濕地、華東白洋淀”美譽的國家4A級景區,每年吸引合肥、蚌埠、阜陽、六安等周邊城市游客達100多萬人次。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將繼續深入挖掘當地歷史文化內涵和生態價值,鼓勵有條件地區的退捕漁民從事搖漁船、唱漁歌、講漁事等旅游服務,發展生態漁業經濟,促進了上岸漁民增收。

    捕魚的湖區成了風景區,讓上岸漁民轉產就業有了新機遇。記者發現,在漁之味餐館,除了招待各方來客的美食,還有焦崗湖鴨蛋、蓮子、芡實等旅游產品,多種經營讓李萬宏、李萬飛兄弟倆嘗到了漁民上岸的甜頭。“回想以前在湖里的‘水上漂’生活,居無定所,收入微薄,還對水面造成污染。我們現在要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學會向生態要效益,在與自然和諧共存中實現發展、過好生活。”( 本報記者 聶揚飛 朱勝利 范孝東 本報通訊員 徐瑞成)

    [責編: 邵國權 ]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回到首頁
    99ri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综合给合狠狠狠,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三级毛片在线看| 中文字幕侵犯一色桃子视频| 97碰公开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影视作品| 在线中文字幕观看| 亚洲美女中文字幕|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浪货一天不做就难受呀|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热在线视频| 69xxxx日本| 欧美一级视频精品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日本b站一卡二不卡三卡四卡| 国产91青青成人a在线| 三上悠亚ssni_229在线播放| 粉色视频免费入口| 在我跨下的英语老师景老师|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www.久久.com| 清早可以吃西瓜吗|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观看| 中文亚洲日韩欧美| 男人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免费精品国产日韩热久久| eeuss影院www新天堂| 欧美视频亚洲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成人字幕aⅴ|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日韩三级在线电影| 卡一卡二卡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