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提升長三角城市發展質量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舊城改造“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城市長遠發展,再難也要想辦法解決”,強調“要注意保護好歷史文化和城市風貌,避免‘千城一面、萬樓一貌’”,同時明確指出要“毫不動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這些重要講話,為我們在新時代推進城市發展,尤其是提升長三角城市發展質量,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長三角城市的一體化發展。近年來,長三角三省一市高度重視城市工作,創新機制推進城市建設和治理,城市的環境不斷改善,城市更新有機推進,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奮力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提升城市質量,要以立足群眾切身利益、不斷推動城市更新為目標。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長三角區域城市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領先城市群,大部分城市開發建設早、舊城區多,舊區改造工作成為城市升級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去年,我省出臺《關于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全省3年將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600個左右,不斷提升老舊城區群眾的生活環境和質量。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改造老舊小區建筑面積819.18萬平方米,涉及8.75萬戶居民。從“規模供給”轉向“品質供給”,從“增量規劃”到“存量更新”,是城市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升發展質量的必由之路。
奮力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提升城市質量,要以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前提。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建設與治理的方向。在城市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城市屬于人民、城市發展為了人民、城市治理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我省在城市建設和管理過程中,一直以群眾滿不滿意,生活方式方不方便作為重要評判標準。無論是宏觀上的制度供給,還是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都將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奮力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提升城市質量,還要讓街區可漫步、建筑可閱讀、城市有溫度。城市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載著地方文化、記錄著歲月的變遷,是城市的個性所在,也是群眾的鄉愁寄托。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應當是城市建設者關注的重點。“保護好歷史文化和城市風貌”,這不僅體現在拒絕“千城一面”“萬樓一貌”上,更體現在“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現實問題解決過程中。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無論是“舊城改造”,還是“保護好歷史文化和城市風貌”,抑或是堅持“房住不炒”,聚焦的都是群眾最關心的城市建設和民生服務問題,堅持的都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只要我們時時事事立足群眾利益,緊緊依靠人民,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繡好”長三角城市發展畫卷,以釘釘子精神和抓鐵有痕的力度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就一定能夠建設和管理好讓人民滿意的高質量發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