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深做實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我省從去年起推出排污權管理、開發區發展等“十大工程”,提升生態環保和綠色發展水平。今年前七個月,“十大工程”進展如何?黃山市交出“答卷”, 新安江水質穩中向好。
“十大工程”分別是排污權管理、開發區發展、城市污水治理、化肥農藥替代、綠色特色農業發展、農村環境整治、畜禽規模養殖提升、船舶污水上岸、河(湖)長制林長制提升、全民參與工程。
今年以來,黃山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十大工程”建設,823家企業完成排污權確權,完成率97.6%;實施5000萬元以上開發區重大產業及基礎設施項目94個,7個省級開發區與杭州市園區開展結對共建;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全部完成,檢測管網634.9公里,占三年行動計劃目標的98.7%;累計建設農藥集中配送網點462個,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高效低殘和生物農藥使用率提高到85%;累計無害化處置廢棄農藥包裝物84.9噸,處理率達100%;持續推進茶產業發展提檔升級,全市茶葉產量3.32萬噸,產值37.1億元,同比增長2.2%。
實施農村環境整治工程,黃山市美麗鄉村建設實施項目710個,完工項目406個,完成投資近2.4億元;畜禽規模養殖提升上,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4.84%,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56%;船舶污水上岸工程,新安江流域原有運輸船舶75艘,其中40艘不具備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條件的船舶均已退出,其余35艘已完成生活污水防污染設備改造;河(湖)長制林長制提升工程,各級河長累計巡河5.3萬人次,完成植樹造林1.1萬畝;全民參與工程,出版《新安江詩詞選注》弘揚生態文化,建成生態美超市264個,累計兌換垃圾逾400噸等。
[責編:
陳希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