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的“第一槍”在這里打響,一段高歌猛進的發展大幕由此拉開;如今,作為全市產業集聚與增長的核心區域,這片欣欣向榮的熱土再次吹響發展“沖鋒號”,向著“千億級園區”目標奮力進發。
日前,《馬鞍山經開區千億級園區三年(2021-2023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出臺。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馬鞍山經開區將積極搶抓機遇,以“產業升級突破”為抓手,圍繞“3+2+1+N”產業體系,重點實施四大行動,奮力打造創新、智慧、綠色、和諧的現代化新型園區,到2023年實現總產值突破千億,在馬鞍山高質量發展中當好“排頭兵”和“主力軍”。

做大做強,三年邁上“千億級”
作為全市經濟建設的主戰場,自上世紀90年代末挖開第一鍬土始,支撐、驅動馬鞍山經濟發展的使命,便已深深烙進這片土地的DNA里。
只有不斷做大做強園區經濟,才能用“硬實力”穩住城市經濟增長“底盤”。根據《行動計劃》,未來三年,馬鞍山經開區將圍繞“3+2+1+N”產業體系,做大做強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綠色食品三大優勢主導產業,聚力發展綠色食品、新能源及汽車兩大產業集群,做優軌道交通裝備戰新基地,協同推進電子信息、大健康等其他優勢關聯產業,統籌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奮力打造創新、智慧、綠色、和諧的現代化新型園區。
方向明確,目標清晰。按照計劃,2023年,園區工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9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70家;同時,構建完善“3+2+1+N”產業體系,各產業產值均超百億。
在創新能力目標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入駐企業年度研發投入占開發區GDP比重提高到4%以上,規上工業企業的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60%,省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和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達到50個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20家以上。

聚焦產業,四大行動齊發力
產業,是立區之本,強區之基。
聚焦“千億級園區”目標,圍繞“3+2+1+N”產業體系,馬鞍山經開區將強力推進產業提檔升級、壯大產業集群、重大項目突破和企業轉型發展四大行動,加快推動產業升級突破,奮力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在產業提檔升級行動中,馬鞍山經開區將“做大”綠色食品產業、“做強”節能環保產業、“做精”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讓三大優勢主導產業“昂起龍頭”。同時,按照“培龍頭企業—引進大項目—完善產業鏈—培育產業集群—打造產業基地”的發展思路,實施壯大產業集群行動,通過自身培育、外引內聯,引導一批能帶動產業升級、起主導作用的軌道交通、綠色食品、新能源及汽車產業項目和企業落戶,不斷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
產業升級,項目引領。園區將實施重大項目突破行動,強化招商引資、狠抓項目建設,著力增強發展后勁。同時,實施企業轉型發展行動,支持行業龍頭企業發揮資金、技術、品牌等優勢,通過聯合、兼并、重組、上市等方式,提升企業規模和競爭能力;全面推行畝均效益評價體系全覆蓋,鼓勵中小微企業聯合重組,大力挖掘和培育一批制造業冠軍企業。
規模更大、質量更優、創新更強。馬鞍山經開區還將多措并舉,不斷提升園區科技創新水平,大力推進“機器換人”、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智慧產業、智慧園區建設。同時,強化人才招引,加大高技能人才引進、高層次團隊建設支持力度,不斷吸引各類拔尖創新人才。
此外,馬鞍山經開區還將進一步加大與上海青浦工業園對接力度,加快推進馬鞍山青浦工業園等新型園區建設;以“新基建”為突破口,謀劃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增強發展新優勢,為園區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張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