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早上7點50分,雨山消防大隊接收到佳山鄉南村出現管涌險情,消防指戰員迅速集合,趕赴現場進行搶險。
管涌險情出現在采石河大堤的背水坡,剛好在堤腳處,四周雜草叢生,管涌的具體位置不好確定。消防指戰員們抵達現場查看后,立即做出判斷,先從清除雜草開始。
7月22日這天正值大暑,天氣炎熱,茂密的蘆葦蕩讓本就沒風的背水坡空氣流通性更差,將雜草清除完畢,消防指戰員們又馬不停蹄地開始制作用于處置管涌險情的“養水盆”沙袋。
“管涌稍有不慎就容易潰堤,所以搶險時間非常緊迫。現場環境復雜,沒有大型機械,全靠人力手提肩扛,一袋袋把沙袋扛到管涌附近,再一層層碼起來,體力消耗特別大。”
高溫酷暑加上斜坡陡峭,都在迅速消耗著年輕消防指戰員們的體能。
22歲的消防員齊高盛和隊友們連午飯都沒顧上吃,一直在大堤兩岸作業。下午2點前后,齊高盛感覺頭暈得厲害,問問身邊的戰友,以為和大家一樣是勞累過度,也就沒太在意。
到了4點多,眼看工程進展大半,齊高盛和幾名隊友想坐下來休息一下。沒想到,坐下來以后,齊高盛一陣天旋地轉,手開始抽筋,臉部麻木,一頭倒在大堤上。
“快來人!有人暈倒了,快打120!”
發現齊高盛暈倒后,隊友們一邊大聲呼救,一邊對其進行緊急搶救,保持現場空氣流通,直到救護車趕到現場,醫護人員將齊高盛抬上擔架,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一天后,齊高盛已經完全蘇醒過來,精神不錯,面對前來探望的記者,他不好意思地笑笑。
“醫生說我缺鉀,鹽分流失嚴重,我都沒想到自己中暑了。不過吊了兩瓶水之后,感覺精神已經好多了!”
自防汛以來,齊高盛已經連續兩周戰斗在防汛一線,先后參與了馬鞍山南高速口排水、陳家圩大堤滲漏、慈湖河大堤的搶險任務。7月23日,在短暫的休整后,齊高盛再次請命歸隊參戰,投身到清障、搶險工作中。
“作為一名消防戰士,應該發揮不怕苦不怕累、攻堅克難的精神。”
記者 張令琪
實習生 陳一蕊
通訊員 孫亞梅 畢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