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綠意蔥蘢,一泓碧波蕩漾。6月19日,走進擁有百年開采史的向山地區南山礦凹山采場、華東第一大黑色冶金露天礦場看到,一個曾經地表裸露,塵土飛揚,四周不見綠色的露天采礦坑,如今,已被一座靜臥在群山中的美麗人工湖所取代。在藍天白云映襯下,靜靜的湖面,綠綠的湖水,宛如一顆翡翠鑲嵌在礦山之中,美不勝收。這是南山礦踐行新發展理念,打造生態礦區,對露天采礦廠及其周邊區域實施生態恢復治理工程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馬鋼南山礦自1916年開采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既是我國華東地區最大的鐵礦石基地,也是長江中、下游最大的鐵礦石基地之一,年產礦石600萬噸,鐵精礦200萬噸。這座享有“馬鋼糧倉”之美譽的馬鋼南山鐵礦凹山采場,長1100多米,寬880多米,深254米,從最初的一座高山開采成現在的橢圓形巨坑。但隨著南山礦主采場——凹山、東山采場的資源逐漸枯竭,這個裸露在群山之間的人工大坑,也成了一個人挖掘史上的奇跡,其輝煌的歷史和壯觀的景象將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為使這座“功勛采場”煥發出迷人的生態魅力,2017年9月,隨著最后一聲巨響,這座奉獻了一個世紀之久的馬鞍山“功臣”,完成了礦石采掘的歷史使命之后,正式閉坑并啟動生態修復工程。
山水美景入畫來。經過近幾年的生態治理,如今的凹山采場以青山綠水的全新面貌回歸自然,昔日的“野嶺荒山”,如今已蝶變成賞心悅目的生態景點。
同樣,作為省自然資源廳“三大一強”整改項目的向山鎮大王山丁山礦區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自今年1月動工以來,目前,正在加大排水治水、邊坡整治、礦坑回填、生態復墾復綠等項目施工進度,大力推進礦山修復治理,將“生態傷疤”打造成為“城市綠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雨山區向山鎮圍繞“規劃引領、項目驅動、制度保障、產業升級”四大環節,不斷開展針對性攻堅,推動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持續向縱深推進,構筑“村莊集聚美麗、環境宜居宜業、礦區生態修復、產業融合發展”的鄉鎮生態文明新格局,努力把向山地區打造成馬鞍山的東部“城市花園”。
文/圖 記者 邵紀明 通訊員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