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在“6·26”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通報了2019年以來全市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情況,并公布了“黑老大”吳某等人容留他人吸毒案、“大學生”張某容留他人吸毒案、毒品再犯呂某販賣毒品案等6起典型案例。
據介紹,2019年以來,市兩級法院共審結一審毒品犯罪案件83件,占同期一審案件的3.5%,在刑事審判數量中位于第八位,同比下降31.4%。依法懲處毒品犯罪人123人,同比下降9.5%。其中被判處無期徒刑1人,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共計39人,重刑率達到31.7%。注重在經濟上制裁毒品犯罪人,對102個毒品犯罪人適用罰金刑,對15個毒品犯罪人判處沒收個人財產。
據介紹,市毒品犯罪案件除了具有被告人文化程度較低、無業者居多等特點外,還具有以下新的特點:毒品種類呈現多樣化趨勢,近年來通過毒品案件審理發現許多新類型的毒品,如大麻、三唑侖、“神仙水”、“奶茶”等毒品,合成毒品犯罪案件數在毒品犯罪案件數中的比例增長迅速;毒品犯罪主體呈現寬泛化,毒品犯罪群體由無業人員向有職業社會階層擴散趨勢,女性參與毒品犯罪及吸毒人員的低齡化是近年來的一大特點;毒品犯罪手段呈現隱蔽化,毒販利用網絡即時通訊工具售毒、轉賬情況突增,毒品違法犯罪網上、網下融合特征凸顯,致使毒品犯罪呈現線索發現難、販毒分子定位難等特點;毒品再犯、累犯比例較高,審判工作中發現,在毒品犯罪分子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具有犯罪前科甚至是累犯、毒品再犯,在毒品一審案件中占比36.1%;毒品犯罪人分工協作實施犯罪的較多,隨著社會各部門對毒品犯罪打擊力度的加強和禁毒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開展,犯罪分子抱團取暖,相互利用、相互配合,制造、運輸、銷售一條龍,共同實施毒品犯罪,危害性較大。
(記者 劉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