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在含山縣環峰鎮橋聯村現代農業發展公司農產品加工基地的封裝車間內,身著整潔工作服的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把散發著濃濃的米香、剛出鍋不久的農家鍋巴裝進包裝袋里上稱封裝。
橋聯村曾是貧困村,2017年以前,村集體收入為零。為摘掉貧困村的帽子,環峰鎮黨委、政府緊緊扭住發展村集體經濟這個牛鼻子,積極投入資金和技術支持,于2017年成立了橋聯村扶貧車間。當時主要是利用橋聯村地處水鄉的資源特點,對該村生產的菱角、茨實等水產品進行清洗和粗加工,然后上市出售,當年即獲得銷售額11.6萬元,橋聯村也同時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為使該村集體產業繼續發展壯大,成為推動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2019年10月,在環峰鎮黨委政府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橋聯村充分利用地處圩區、生產優質稻米的優勢,將小作坊式的扶貧車間升級為加工農家鍋巴的現代農產品加工基地,并注冊了“六方達農家鍋巴”商標,通過鎮微電商進行銷售,還在含山縣城的永輝和好再來含幫生活超市分別設立了銷售專柜。
到2019年底,僅不到3個月的時間,該生產基地即實現銷售額5萬余元。于此同時,環峰鎮政府繼續投入資金10余萬元,對生產基地的設備和技術進行升級,還安排一名鎮機關干部專門負責生產基地和微電商的管理,使生產基地日漸規范。
據介紹,橋聯本地產的大米品質優越,以此為原料生產的農家鍋巴香脆可口。產品上市以來,一直供不應求。由于獲得了市級生產許可,“六方達農家鍋巴”將可以在全國的互聯網上銷售,市場前景十分喜人。為此,橋聯現代農產品加工基地還將進一步擴大規模,將生產鍋巴的電餅鐺由現在的20個,增加到40個 ,即便保守預計,今年的銷售額至少可達35余萬元以上,純利潤可達10萬元。”
據悉,該生產基地目前的5名工人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名,邊緣戶1名。隨著生產、銷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還將為更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戶提供就業機會。(市民記者 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