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民的城市,馬鞍山是全體市民的馬鞍山。我市開展拆違攻堅,目的就是為人民群眾營造更加宜業宜居的環境,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這是人民群眾的心聲、期待,也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參與。
違法建筑是對城市公共利益的侵占,猶如城市的毒瘤,不僅有損城市風貌,還破壞城市的有序規劃、健康發展。多年來,這些違法建筑“蠶食”街道,侵蝕城市公共資源,造成消防車開不進;這些違法建筑高強度開發、低水平施工建設,滋生了安全隱患,影響了鄰里關系,讓市民擔心、鬧心;這些違法建設敗壞社會風氣,如若違建行為得不到有效制止和懲罰,就會引發周邊居民攀比、效仿,助長損人利己、投機取巧、好逸惡勞的社會風氣……因此,在這場拆違攻堅戰中,我們要充分發揮群眾力量,引導廣大群眾對違建說不,形成人人喊打的態勢,舉群眾之力破違建之弊。
要邁過思想坎,增強抵制違建的原動力。近年來,由于利益驅動,我市違法建設呈抬頭之勢——你搭鐵皮屋,我建簡易房;你拔高房子,我拓展門店。違建者為一己私利而無視社會公共利益,嚴重影響城市形象,損害群眾利益。面對違建,每天生活在城市的市民應該多一些依法拆除的共識,少一些言不及義的雜音,杜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維,如此才能守護公共利益。雖然很多群眾心里都清楚,拆違是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但光心里清楚還不夠,還需要全民的參與,共同抵制違法建設,把拆違當成自己的事。
要發揮主動性,織密拆違攻堅的監督網。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由于違建引起的火災、垮塌等事故時有發生。違法搭建鴿棚、廚房、樓頂花園等引起的環境污染和漏水漏電,成了城市管理的“老大難”。事實證明,這些違建一旦肆無忌憚,不僅占用公共空間,還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由于很多違法建設“善于偽裝”、過于隱蔽,造成了執法部門發現難、監管難,讓違建成為了“常態”。因此,要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千里眼”“順風耳”的作用,形成無所不在的監督網,發動群眾進行舉報,讓違建無處遁形,再配以嚴厲打擊,使違建毒瘤不再復發。
拆的是違建,守的是公平正義。當前,我市一批損害群眾利益的違法建設被拆除,抹去的是影響城市形象的瘡疤,樹立的是加快建設“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的信心。我市拆違攻堅有了良好的開端,接下來,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集中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干擾,以實打實的硬招、實招,打贏這場使命之戰、正義之戰、民心之戰,為發展贏得空間,讓群眾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