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涌吧,后浪。我們在同一條奔涌的河流。” 五四青年節期間,一部宣傳片《后浪》在一夜間刷屏。在馬鞍山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人群中,也有一股“后浪”奔涌,如一道暖流,讓文明之城馬鞍山更加溫暖。
“自2019年上半年我市6人成功捐獻后至今,我市又有9位志愿者不斷刷新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紀錄。”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方必來介紹,他們中涌現出了我市首例大學生捐獻,2020年全省首例捐獻,含山縣首例捐獻者等等,他們除第一位出生于1987年,其余全都是90后,平均年齡26歲。
據統計,目前我國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有數百萬人,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萬人以上,而中華骨髓庫現有的庫存量遠遠不能滿足移植需要。希望更多的市民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的行列,為挽救他人生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群絕大多數為90后的小伙子,他們從異鄉往返奔波為了兌現愛心的諾言,他們在疫情期間甘冒風險,為了履行救人的使命。他們一位接一位傳遞著生命的火種和希望,他們這群人用愛心溫暖了我們這座城,點亮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青春的活力和文明的傳承。

洪杰,33歲。2019年8月12日捐獻造血干細胞、當涂縣第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何進進,28歲。2019年8月13日捐獻造血干細胞。

夏菲,26歲。2019年9月25日捐獻造血干細胞。

賈成,28歲,退伍軍人。2019年10月28日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我市第4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陶陽陽,28歲。2019年12月26日捐獻造血干細胞,當涂縣第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操禮春,22歲。2019年12月27日捐獻造血干細胞,我市首位大學生捐獻者。

盧浩,25歲。2020年1月6日,在25歲生日當天,捐獻造血干細胞。也是安徽省2020年首位捐獻者。

王康, 23歲。2020年3月31日捐獻造血干細胞。

刁吉佳,23歲。2020年4月底成功捐獻,含山縣第一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馬鞍山首位在外地捐樣,回到馬鞍山捐獻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涓涓細流,匯成江海。如今,越來越多的馬鞍山人,加入了捐髓志愿者的隊伍。中華骨髓庫馬鞍山工作站成立十二年來,已有近6000人成為中華骨髓庫捐樣志愿者,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國同類城市中處于領先地位。
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方必來自豪地說:“多年來,我市以入庫質量好、保留率高、成功捐獻數多,在全省乃至全國同類城市中處于領先地位,成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亮麗風景線,充分展現了馬鞍山市民友愛互助的奉獻精神。今后,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行列,為更多的生命帶來希望。”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徐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