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火朝天的工地上,工人們揮汗奮戰,放棄假期搶工期;機聲轟鳴的車間里,生產線高速運轉,開足馬力趕訂單……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的背景下,這個不同尋常的“五一”假期,勞動的榮光格外耀眼,奮斗的強音激蕩人心。
放眼一江兩岸,全市廣大勞動者立足本職、埋頭苦干,用不懈奮斗和無悔付出,生動詮釋著“勞動最偉大、勞動最光榮”。
微光成炬,涓水成河。每一個平凡崗位上的堅守,每一滴辛勤揮灑的汗水,匯成一股看不見的力量,推動著經濟社會秩序走向全面恢復,更為全市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注入了強勁信心,增添了雄厚底氣。
開足馬力忙生產 機聲隆隆趕訂單

監控畫面上,火紅的帶鋼在軌道上川流不息,七座強力精軋機矗立在操作臺前……5月1日凌晨2時許,在馬鋼四鋼軋總廠熱軋2250軋機主控臺,當班操作人員正全神貫注、精準操作,軋制高強冷軋基料。
切頭剪一個旋轉,切頭應聲而下,帶鋼緩緩步入軋機,40多分鐘后,隨著最后一塊帶鋼進入卷取機,標志著5月份第一組高強鋼順利軋制完成。“4月份我們月產超50萬噸,創造了歷史新高。今天是勞動節,我們更要加緊生產!”作業長陳輝說道。
奔流的鐵水、璀璨的鋼花、火紅的軋線……“五一”期間,馬鋼廣大干部職工堅守崗位,奮戰一線,不斷加快提質增效、追趕超越的腳步,用勤勞雙手奏響了一曲曲激情澎湃的勞動贊歌。
機床飛速運轉、行車來回滑動……走進位于馬鞍山經開區內的馬鞍山統力回轉支承有限公司機加工車間,眼前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目前工程機械裝備需求持續旺盛,現在手上訂單已經排到了下半年,我們正開足馬力趕訂單,把因疫情耽誤的生產時間搶回來!”運營總監侯舒皓說,為了提升生產效率,公司正加大投資力度,購入先進裝備,推進“機器換人”,讓生產更智能、更高效。
產銷兩旺的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假期里同樣是“火力全開”。
為趕制已排到今年8月末的生產訂單,這里的工人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生產。“今年以來,我們對部分車間的工藝和技術進行了升級改造,通過挖潛降耗,使產品交付率提升了近30%。”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首季實現“開門紅”的基礎上,公司上下將繼續鉚足干勁,加快生產,爭取實現“每季紅”“全年紅”。
一個個生產車間忙碌不停,勞動者的步伐急促而有力。來自市經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全市有84戶重點骨干企業連續加班生產,共有約3.9萬名職工堅守崗位,5天累計創造產值約25.87億元。全市共生產鋼材25.34萬噸、水泥20.44萬噸、機制紙板2.69萬噸、汽車404輛、發電1.74億千瓦時,主要工業產品都保持了較高產出水平。
放棄假期搶工期 項目建設加速跑

烈日之下,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建筑工人奮戰不停……當大多數人正在享受輕松假期,我市各重點項目建設依舊“馬不停蹄”。建設者們堅守工地過“五一”,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速度,夯實穩增長“壓艙石”。
偌大的實體樓深基坑中,工人們正一絲不茍地進行著防水材料鋪設;學生公寓樓基礎施工已經完成,一層支撐架正在搭設……在紅星中學整體搬遷項目施工現場,建設者們頭頂烈日,在各自崗位上緊張忙碌。
“雖然是假期,但工地沒有停工,從3月初復工到現在,這里一直處于滿工滿產的狀態,現在整個工地上共有280多名施工人員奮戰在建設一線。”項目經理梁義告訴記者,為了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項目部實施三班兩運轉、歇人不歇機的施工模式,目前已經“搶回進度”。“接下來,我們將展開更多作業面,確保整個南半區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樓棟結構施工。”
在馬鞍山經開區科創產業園建設工地,4臺塔吊緩轉巨臂,2臺汽車吊吊起大型物件慢慢移位,11臺挖掘機揮鏟挖土,現場30多輛運土卡車穿梭不停……該項目分為4個施工區域,其中A地塊正在打樁,修臨時便道;B地塊1、2號樓地下室施工進行中;C地塊6-9號樓在進行挖土、打樁、支護作業。該項目常務副總經理朱飛介紹,目前300多人奮戰在工地上,基礎施工已完成工作量的五分之一、建安產值6000多萬元,預計B、C、A三個地塊的地下車庫分別在5月底、7月中旬、8月底完工。
長長的施工棧橋筆直地伸向江中,試驗室里儀器設備已逐步到位……“五一”假期,從江心鄉到鄭蒲港,隔江相望的兩處工地上,500多名建設者正全力攻堅“一號工程”,確保巢馬城際鐵路先行工程建設“一刻也不耽誤”。
“今年2月正式復工以來,我們在確保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逐步上足人力物力。截至目前,先行工程中的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左汊部分大型臨時工程已進入‘沖刺’收尾階段。”中鐵大橋局項目現場負責人吳將表示,“五一”假期,項目部放棄休息、全員堅守崗位,不斷加快拌和站、鋼筋加工車間、施工棧橋等臨時工程建設進度,確保大臨工程5月中旬具備驗收條件,為巢馬城際鐵路全線開工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 劉挺 吳黎明 余齊斌 通訊員 肖衛東 趙文翔 張效彬 管瑞 王鴻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