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2月24日,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出臺《關于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創新方式方法、統籌謀劃部署,確保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兩手硬”。

脫貧攻堅決不能緩緩、等一等
《通知》指出,脫貧攻堅戰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堅持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不動搖,工作總體安排部署不能變,決不能有緩緩、等一等的思想。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發揮“主心骨”作用,壓實責任;扶貧部門當好參謀部、主力軍,出謀劃策;扶貧干部當好脫貧一線排頭兵,抓好落實,全市上下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越是困難越向前。《通知》強調,要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中檢驗干部、鍛煉干部,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改進工作作風,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創新工作方法,努力為基層減負。在疫情防控期間,將暫不安排與扶貧相關的出差調研、集中性會議、培訓和集體活動,采取電視電話會議、視頻調度、電話調度等方式開展工作部署和督導,關心基層扶貧干部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做好疫情防護保障安全,加強脫貧攻堅生動事例和感人事跡宣傳。
五大舉措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統籌兼顧,分類施策,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產生的影響,并開出了“五大”扶貧菜單,千方百計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在產業扶貧方面,謀劃發展特色種養業、加工業等“短平快”項目,采取集中組織貨源、統籌統購分散發放等方式,解決受疫情影響導致飼料、農藥等生產資料短缺或供應不足問題。對帶貧成效較好、受疫情影響較大、發展遇到困難的經營主體給予傾斜扶持,落實復工復產、稅費減免、貸款貼息等政策措施,幫助渡過難關。
在就業扶貧方面,合理開發鄉村公共衛生員等臨時公益性崗位,動員和鼓勵就業扶貧車間、幫扶企業等,通過“就業扶貧車間+居家生產”“企業訂單+居家生產”等途徑,幫助貧困人口居家就業,支持有條件的就業扶貧車間盡快恢復生產經營。
在消費扶貧方面,積極推進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八進”行動,鼓勵定點幫扶單位采取線上方式定點采購幫扶貧困村農副產品,幫助貧困戶解決疫情防控期間的農副產品銷售問題。開展扶貧產品認定工作,構建扶貧產品線上線下銷售體系。
在電商扶貧方面,幫助和指導有條件的電商企業、電商服務網點有序復工運營,通過“電商企業+經營主體+貧困戶”模式,幫助貧困群眾參與網上銷售增加收入。開展貧困村、貧困戶農產品信息收集,加強信息對接。支持有條件的電商經營主體收購貧困戶農產品,并按政策給予補助。
在金融扶貧方面,對符合申貸、續貸、展期、追加貸款等條件的給予資金支持。加快扶貧小額信貸審批進度,優化業務流程。鼓勵承辦銀行業金融機構適當降低延期期間貸款利率。積極開展特色農業保險增品擴面,切實擴大保險保障范圍。
精準幫扶讓脫貧不留死角
《通知》要求,要結合疫情排查和脫貧攻堅“回頭看”,進一步核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情況,切實做到動態清零,基本生活有保障。結合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成效考核發現反饋的問題,堅持一體整改、一體推進、一體解決。以大病戶、不穩定脫貧戶、邊緣戶為重點,組織開展對脫貧人口、邊緣人口的監測預警和管理,有針對性地采取臨時救助和幫扶措施,防止因疫情出現返貧和新的致貧。圍繞“補短板、打基礎”,針對疫情影響可能造成的短板弱項,調整扶貧資金分配和使用,加快統籌整合涉農資金。調整和完善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抓緊啟動項目招投標,提前備工備料,在符合疫情防控條件下,推動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盡早開工復工。
匯聚澎湃力量,助力精準幫扶。疫情防控期間,我市還將積極開展聯系幫扶、駐村幫扶、定點幫扶、縣域結對幫扶和社會幫扶,在人員力量、資金投入、防疫物資等方面“點對點”幫扶貧困戶和貧困村,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
記者 鄧婷婷 通訊員 陳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