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微雨,在馬鋼奧瑟亞化工有限公司的廠區內,工人正在對生產設備進行檢修,就在前兩天,公司一批海外貨物剛剛從江陰港的化工碼頭啟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生產一度受到限制,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保障海外訂單正常供應,穩定客戶、穩定供應鏈、穩定外部合作伙伴的信心。”馬鋼奧瑟亞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畢振清說,奧瑟亞作為馬鋼副產品深加工企業,共有9個品種十幾種規格的產品,其中生產產品一半以上是瀝青,用于出口。產業鏈一環扣一環,終端市場一旦受影響,壓力往前傳導,上游企業就會受影響,加上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運輸不暢,貨物很難抵達碼頭。
眼見海外貨物的船期臨近,一直停產有不可預估的損失,馬鋼奧瑟亞開始著手復工復產。一方面,企業對員工進行排查,除了少量員工來自外地,絕大部分員工是本地人,隨時可以上崗;另一方面,企業積極向政府申報,通過與合作伙伴的協調,打通運輸過程中的不暢。“江陰港那邊的碼頭公司這次給我們幫助很大,他們與當地政府溝通協商,為我們爭取到了8張疫情期間的特別通行證,好讓我們8輛瀝青運輸車輛如期抵達,由碼頭公司派人在高速口接應,將貨物帶至碼頭。”畢振清說,馬鋼奧瑟亞在江陰港化工碼頭有一座16000噸的瀝青儲罐,非常時期也派上了用場,緩解企業運輸難題。
“企業資金運行狀況一直良好,現金流充足,所以停產的兩個多星期內員工的工資不受影響,可以照常發。”畢振清說,企業從2月14日復工復產后,對辦公室工作人員采取柔性辦公政策,兩位韓國高管2月9日抵達馬鞍山后進行了居家醫學觀察,外地的技術、管理人員返馬后也進行了居家醫學觀察,其余本地員工已經到崗生產。“目前,受外部大環境影響,企業已恢復60%的處理負荷,一旦市場供應恢復,企業即可滿負荷生產。”
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宋家剛 雍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