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戴好口罩!“”麻煩測量一下體溫!”“請從這邊進入!”……2月21日早上7時30分,在白橋集貿市場,鄭蒲港新區白橋鎮武裝部副部長楊超也迎來了最繁忙的時候。半個小時候后,見買菜的人少了一些,楊超跟現場其他人打了一聲招呼,便又騎上電動車來到白橋社區西王村347國道卡口。
“這個卡口是我現在的定點卡口,嚴控人員進出,工作量相對來說輕松一些,早上集貿市場買菜的人多,擔心他們忙不過來,先去幫忙了一下?!闭驹谖魍醮?47國道卡口,楊超說道。
白天卡口執勤,晚上也沒休息。聚集容易引發疫情的交叉傳播,每天晚上,楊超都要和村干部、社區工作人員把轄區內的村莊、小區步巡一遍,宣傳禁賭、防聚集。
從除夕至今,楊超一天也沒休息過,每天連軸轉。大年三十晚上,楊超和一家人圍坐一起,正準備吃口熱氣騰騰的年夜飯,鎮黨政辦一個急促的電話打來,讓他抓緊時間趕到所分工的白橋街社區,和工作人員一道入戶摸排武漢返鄉人員信息。放下酒杯,告別妻女,一個箭步,他消失在茫茫雨幕中。
全社區武漢返鄉人員信息摸清后,隨之便是加強管控措施,對他們實行嚴格的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楊超一遍遍地帶著村醫上門給自己包片的5戶從武漢返鄉的人員測量體溫,一輪輪地對他們的室內和房前屋后進行消毒。社區53名武漢返鄉人員隔離期間無異常情況后,楊超又被抽調到全鎮疫防控情形勢最為嚴峻的西梁山社區。疫點蹲守、卡口值勤、防控宣傳、噴灑消毒……每一處急需人手的地方,他的身影都會頻頻出現。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有著25年黨齡的老黨員,疫情面前,我依然是戰士。是戰士就要敢于戰斗,疫情就是集結號。”楊超告訴記者。
和楊超一樣,在鄭蒲港新區白橋鎮,還有不少退伍軍人奮戰在防疫第一線。白橋鎮政府退休干部魯宜良,今年63歲,是一位嚴于律己的退伍軍人。自全鎮疫情防控工作展開后,他的使命感重新煥發,第一時間打電話與鎮黨委取得聯系,要求承擔一份防控工作。2月5日起,他現身于全鎮最為忙碌的集貿南路卡口,參加白天及夜間的值守工作,為進入人員量體溫、提醒不戴口罩的危害性……像當年他在綠色軍營站崗一樣,保持高度警覺,審視著每一個細節。
不只在本地,在外地的白橋鎮退伍軍人依然主動請纓、擔負重任。白橋街社區退伍軍人劉月文在南京市江寧區經商。疫情發生后,他所在的中糧鴻云小區實行封閉管理。他找到當地社居委,請求擔任志愿者工作。社居委安排他在中糧鴻云小區卡口值守。自上崗后,他心無旁騖、盡心盡職,受到當地居民稱贊。
記者 劉明培 通訊員 吳秀艦 葛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