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走在鄭蒲港新區,只見道路寬闊筆直,如筋骨般撐開了城市發展的布局;城市綠化連線成片,如綠帶般展示著城市品質的內涵,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這些清晰可見的變化,折射出鄭蒲港新區在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上邁出的堅實步伐。
今年以來,鄭蒲港新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提升管理效能、補齊短板弱項,下足繡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質,積極爭創“最干凈城市”,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關注、最迫切的城市難點問題,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設口袋公園 讓市民樂享生活
“這個公園就在我家門口,自從它建好后,每天早上和晚上,我都要到里面散散步,環境很美。”家住鎮淮花園五期的居民王華說,以前家門口沒有這樣的場地,晚上就在家看看電視、玩玩手機,現在健身休閑有了好去處。
王華所說的公園是鎮淮公園,這個公園是新區建設的其中一座“口袋公園”。走進鎮淮公園,只見環湖步道、健身器材一應俱全,該公園融合低碳生態、海綿城市、空間功能元素,注重周邊居民需求以及區域生態需求,努力打造人與自然相互融合的景觀。“這個公園面積為3.5萬平方米,于今年5月完工,后期我們將根據市民的需求,不斷優化公園設施配備。”鄭蒲港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新區以推動城市品質建設為重點,完善停車場、城市公廁、垃圾中轉站等城市配套設施建設與維護,新建3座小區停車場、1座產業園公共停車場和1座小區附屬公共停車場,新增城市停車泊位數2499個;對建成區公廁和垃圾中轉站進行檢修,謀劃改造和新建垃圾中轉站,提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推進城市公園、城市綠道、綠地開放等建設項目,完成鎮淮公園和1公里城市綠道建設,加快推進天門口袋公園建設;選取鎮淮公園、安師大附小北側綠地2處區域劃定開放共享區域,完善公園綠地適老適兒設施。
如今,道路干凈整齊、公園設施齊全、街邊風景如畫,新區市民的幸福指數“原地升級”。
整治市容環境 扮靚城市面子
“以前,這條路兩邊簡直就是‘菜市場’,臟亂差現象嚴重,交通擁堵、出行不便。現在,商販都到了指定的地方,早上上班方便多了。”家住鎮淮花園一期的居民陳玲說。
陳玲說的這條路叫趙上路,是鎮淮花園小區居民進出小區的必走之路。以前,這里是一個便民市場,許多商販都在這里擺攤,給居民進出小區帶來了許多不便。“為了改善市容環境,新區投入50萬元對趙上路便民市場進行改造升級,設置了遮陽遮雨設施,規劃了經營區域,引導攤販入‘點’經營,目前有將近200個攤位。”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大隊隊長汪志強說,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結合開展“聯合執法進小區”專項活動,對趙上路進行了集中整治,同時安裝了80多組非機動車阻力器,加裝了200多米圍擋,規范汽車和非機動車停放秩序,為小區居民營造干凈、整潔、有序的環境。
市容環境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居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直接體現。新區以爭創“最干凈城市”為契機,組織開展市容環境整治“百日行動”、違法建設長效治理、占道曬糧專項治理、渣土運輸整治等“大清理、大整治”行動,發現并整改各類市容環境問題1800余個,查處違法行為137起;落實沿街門店“門前五包”,簽訂率達100%,建立市容環境管理長效化機制;加強戶外廣告及招牌設施監管,建立大型戶外廣告立面管理臺賬,確保信息安全;開展道路暗區整治,對重點路段路燈設施進行增設或改造,解決部分區域夜間照度不足問題,對新區公園、綠道增加亮化照明設施;規范“九州金街”夜市經營行為,促進城市夜間經濟發展。
走在新區的街上,會看到整齊的臨街門店、背街小巷的店鋪有序經營,占道經營、亂堆亂放等不文明現象明顯減少。
推進垃圾分類 營造良好環境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垃圾分類是現代社會文明生活方式的一個標志,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今年以來,新區持續開展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全面營造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的濃厚氛圍。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組織物業志愿者落實政策宣傳活動,明確宣傳對象和宣傳載體,全方位開展《安徽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和《馬鞍山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宣傳工作,通過發放宣傳單頁、組織觀看垃圾分類宣傳視頻、發送生活垃圾分類公益短信等方式進行宣傳,累計發放宣傳單頁4000份,組織集體觀看垃圾視頻50次,為生活垃圾分類的實施奠定群眾基礎。
新區以強化生活垃圾綜合治理為抓手,推動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從原有的填埋處理轉變為焚燒發電,無害化處理率100%;建成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了100%,制定了《鄭蒲港新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建成垃圾分類亭58處,垃圾分類屋2處,覆蓋住戶數達15730戶。
如今,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全面推進,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正悄然改變著新區居民的生活習慣。
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新區將聚焦城市管理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全面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實現新突破,持續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新城區。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