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對于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要作用。自2016年起,安徽省連續七年將法律援助納入城鄉困難群體的民生工程,2023年更是將其列為省級50項民生實事之一,顯著提升了法律援助的社會認知度,將黨和政府的關懷切實傳遞給需要幫助的群眾。
近年來,馬鞍山市司法局統籌推進,不斷優化法援服務,強化質量管理,持續提升服務質效,有效保障了城鄉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今年1月至8月,全市共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2513件,超序時進度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0.86%,充分體現了法律援助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的重要作用。
踐行為民理念 優化服務方式
市司法局始終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理念貫穿于法律援助工作中,著力優化服務方式,做到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應援盡援,刑事辯護法律援助全覆蓋。
拓寬法律援助范圍。市司法局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將軍人軍屬、計生特困家庭、聘不起律師的申訴人等納入法律援助對象范圍,將環境污染責任、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社會保險糾紛、就醫、就學、勞動保障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事項,納入法律援助補充事項范圍。
健全法律咨詢渠道。市司法局推進法律援助“互聯網+政務服務”,建立電話咨詢、現場咨詢、網絡咨詢等多渠道法律咨詢體系,解答城鄉困難群眾普遍面臨的工傷、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問題和常見的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法律糾紛,告知法律援助的申請條件、途徑和方法,進一步提高城鄉困難群眾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
簡化法律援助手續。市司法局助力“無證明城市”建設,制定印發《馬鞍山市法律援助個人誠信承諾實施辦法》,推行個人誠信承諾制,進一步簡化法律援助申請手續,降低申請材料的證明難度,不再要求申請人出具經濟狀況證明,極大方便了申請人獲得法律援助服務。
開辟法援“綠色通道”。全面推行電話申請、郵寄申請、網絡申請,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提供上門服務;開辟農民工、軍人軍屬等特殊群體維權“綠色通道”,實施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
推進刑事法律援助。市、縣(區)法律援助中心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檢察院案管中心、看守所均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為刑事訴訟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轉交法律援助申請等法律服務。優化指派方式,成立市級刑事法律援助律師團,推行專業化和點援制相結合的案件指派制度。市司法局推動建立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學習政策文件,研究部署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措施,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推動全市刑事法律援助工作順利開展。
健全工作機制 提升服務質量
為進一步強化法律援助監管,市司法局依照《法律援助法》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結合實際,研究推出“五項機制”,嚴格執行案件質量標準,不斷完善法律援助規范化標準化建設。
健全調度機制,抓好工作推進。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會同市法律援助中心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法律援助質量管理情況,協調解決質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作出安排。
健全評查機制,提升案件質量。市司法局制定《馬鞍山市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查辦法》,采用自查、互查、委托第三方評查等方式全面檢查案件質量,不斷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質量。通過電話回訪、信件回訪、現場回訪、庭審旁聽、征詢辦案機關意見等多元方式,及時了解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進度,上半年,市、縣(區)法律援助中心對390件民事案件受援人進行了電話回訪,受援人滿意度達到100%。
健全通報機制,履行監管職責。市司法局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定期通報案件質量管理情況,截至目前,已在市司法局官網公布《2024年上半年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查結果公示》《2024年上半年法律援助案件辦理及資金使用情況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同時,督促全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切實履行質量管理責任,扎實做好質量管理工作。
健全培訓機制,提高業務水平。市司法局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法律援助業務培訓,圍繞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法律援助年度重點工作、法律援助案件辦理及同行評估規則等多個方面,對全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及法律援助律師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
健全保障機制,增強工作動能。市司法局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規范設立法律援助機構,配齊配強專職人員,加大經費保障力度,加強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法律援助的保障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均已設立市、縣(區)法律援助中心,鄉鎮(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區)法律援助聯絡點,在法院、檢察院、看守所、總工會、婦聯、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實現法律援助全覆蓋。
強化法治宣傳 增強維權意識
市司法局積極發揮職能優勢,強化工作舉措,擴大法律援助宣傳范圍和覆蓋面,在全市營造關心關愛困難群眾、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的良好法治氛圍。
協同合作,持續推進法援品牌建設。市司法局聯合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市殘聯等部門持續開展“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法援惠民生·關愛殘疾人”等法律援助品牌建設工作,通過政府官網、新聞媒體、樓宇廣告等,進行廣泛宣傳,展示法律援助服務廣大群眾的良好形象和風貌,不斷提升法律援助社會影響力。
多點發力,持續提升法援宣傳質效。在重要時間節點,市司法局深入鄉村、社區、建筑工地、學校等地,為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開展主題普法宣傳活動。開展“送法進監獄”活動,組織法援律師赴馬鞍山監獄為服刑人員提供“一對一”精細化咨詢服務,推動法律援助政策法規更好地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困難群眾心中。
總結提煉,持續擴大法援成果展示。市、縣(區)認真總結法律援助經驗做法,提煉特色亮點,形成典型案例,并將法律援助案例積極向中國法律服務網報送,進一步展示我市法律援助民生實事的建設成效,提升廣大群眾的知曉度和滿意度。
下一步,市司法局將加大法律援助的宣傳力度,提升城鄉困難群眾對法律援助民生實事的知曉度、信任度、滿意度,全面檢視我市法律援助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補缺補差,確保按時、高質、高量完成法律援助民生實事各項建設任務。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