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態勢良好,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成效顯著,對外開放發力突破……今年以來,鄭蒲港新區以起步就沖刺、開局就決戰的姿態,鉚足干勁加油干,扎實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在一季度經濟運行總評“成績單”中,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2%,居全市第2;社消零總額增長7.1%,居全市第1;技改投資增長338.3%,居全市第2;建筑業總產值增長81.5%,居全市第1。其中,一季度,新區科技創新“賽馬”綜合考評,居全市第1;一季度,新區投資“賽馬”綜合考評,居全市第3。
接下來,新區將全力以赴強招商、建項目、抓創新、促開放,確保上半年“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為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強招商,匯聚發展“添動能”
招商引資決定了一個地方未來發展的增量,誰擁有優質的增量,誰就會搶占先機、把握主動、贏得未來。
新區開啟招商引資“全速模式”,搶跑在“春天里”。
2月7日,新區召開招商引資工作高質量發展會議,對招商引資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并成立了產業發展專班,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
新區堅持“項目為王”的理念,緊緊圍繞能源電子、裝備制造兩大優勢產業,發展電子信息、新型儲能技術、光伏和風電、工程機械、精密裝備零部件等細分領域,加快培育現代物流及綠色食品產業。
一季度,新簽約重大項目3個,分別是:固投5億元以上的豐揚臨港綠建智造基地項目、固投5億元以上的中儲糧倉儲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北控健康保稅貿易項目,位列開發園區第2,新開工億元以上制造業、2000萬元以上服務業項目13個,位列開發園區第2。
截至目前,新區已簽約中儲糧倉儲、紫江鋰電池復合薄膜、豐揚鋼構、恒德電氣等項目17個,其中臨港倉儲物流項目6個,臨港加工制造項目9個,港口建設項目2個,另有在談項目128個,其中電子信息8個,裝備制造98個,綠色食品12個,產學研及其他10個。
建項目,夯實發展“壓艙石”
項目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和“強引擎”,是穩投資、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支撐。
走進新區,“項目為王”戰鼓催征,發展熱潮奔涌不息,一批又一批固根本、利長遠、強支撐的重大項目如火如荼推進。
在中聯重科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只見車輛來回穿梭,工人非常忙碌,機器運轉聲、工具碰撞聲、對講機調度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首“工地交響曲”。“現在有400多名工人正在廠區里施工,各種工程機械也是全面鋪開。現場僅大型汽車吊就有6臺,還有10臺挖掘機、35臺曲臂車正在配合作業,項目施工一切進展順利。”中建八局三公司中聯重科項目副經理高艷兵介紹說,目前一期項目進度已經完成90%,正在進入收尾階段,5月各類生產設備進場安裝,7月底正式竣工,二期項目正在開展土地平整。
在安徽紫江高端醫藥包裝及薄膜材料生產基地項目現場,同樣是一派繁忙的施工場景,工程車輛有序穿梭,施工人員忙碌不停。“目前,項目7個單體已經完成了6個單體的主體結構施工,預計到5月底全部主體結構完工,11月底,項目正式交付業主進行試生產。”馬建集團安徽紫江高端醫藥包裝及薄膜材料生產基地項目經理蘇少云介紹說。
今年以來,新區各單位各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全方位、全過程靠前抓服務、抓落實,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一季度131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24億元,投資完成率31.55%,排名全市第3,新開工項目33個,開工率73.3%,排名全市第1,竣工投產項目17個,竣工率58.62%,排名全市第1。
一邊是招商引資瓜熟蒂落,一邊是項目建設熱潮涌動,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雙管齊下,無不彰顯了新區狠抓經濟發展的堅定決心。
抓創新,激活發展“新動力”
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要素。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區持續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以手機聲學儀器件生產見長的瑞聲開泰科技(馬鞍山)有限公司是由馬鞍山南大高新技術研究院前期引入的項目,從一開始就擔負著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的重任,南大研究院的瑞聲合作實驗室參與到企業產品的研發當中,對項目的孵化投產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季度,瑞聲科技產值已達1.7億元。
像瑞聲科技這樣由南大研究院參與,推動“政、產、學、研”科技創新的項目在鄭蒲港并不少見。南大高新技術研究院成立以來,已建成一批關鍵技術研發平臺、產業孵化平臺、技術轉移機構和新型研發機構,形成以企業為主體、高校院所高效協同的科研體系,各類轉化平臺完善,技術轉移體系完備,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相互融合。
一直以來,南大研究院積極開展與新區當地企業合作,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與馬鞍山市、新區22家企業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和技術開發合同,包括安徽紫江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興聚力精密機電技術有限公司、安徽亞格盛電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此外,新區還與南京生態科技島經濟開發區簽訂了合作協議,雙方在承接產業轉移合作、科學技術創新合作、招商引資、人才培養、黨建聯合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多形式、寬領域的交流合作。
促開放,持續擴大“朋友圈”
懷安江集-2408W船從上海港發往鄭蒲港,安吉川達036-0264E船裝載白色家電、空調配件等,由鄭蒲港發往上海港……今年以來,鄭蒲港集裝箱裝卸業務穩步增加。
鄭蒲港鐵路有限公司不斷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去年全年對接客戶20余家,達成長期業務合作6家,新開通集裝箱運輸業務,運輸品名新增純堿、大豆、光伏電板、新能源汽車、家具等,貨運品種愈加多樣。
今年以來,為構建口岸高水平開放新格局,新區錨定“大港口、大物流、大外貿”持續發力,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區港聯動”“鐵水聯運”成效初顯。
在大港口建設方面,新區與市港航中心對接,推進港口規劃調整工作,并完成《馬鞍山鄭蒲港區鄭蒲港作業區一期碼頭工程改擴建項目》立項備案工作,繼續推進港池清淤疏浚。在大物流建設方面,港口、鐵路業務增長成效顯著,一季度, 鄭蒲港碼頭完成吞吐量55.35萬噸(同比增長12.57%),其中集裝箱吞吐量2.16萬標箱(同比增長41.18%);鄭蒲港鐵路專用線貨運量16.57萬噸,其中集裝箱貨運量0.82萬標箱,同時,加快推進鐵路延伸線項目。新區與市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已將鄭蒲港新區物流、港口等規劃納入《馬鞍山市“通道+樞紐+網絡”物流體系規劃》中,同時加強與規劃設計公司和研究院對接,溝通編制鄭蒲港港口專項規劃和物流產業專項規劃,統籌發揮綜保區、港口、鐵路等資源優勢。在大外貿建設方面,新區充分發揮綜保區、港口、跨境電商綜試區、自貿聯動創新區、肉類口岸等五大平臺優勢,全力開展招商工作,積極招引外貿企業,一季度,綜保區完成進出口額2.04億美元。
接下來,新區將持續在“大港口、大物流、大外貿”建設上下功夫,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從“一陽初動,萬物未生”的宏偉藍圖,變成“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建設熱土,新區不斷書寫著嶄新的篇章。如今,這座產業新城,正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大步向前。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