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起來了”——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首位產業強勁起勢,一批世界500強、央企國企、主板上市公司及知名民企“鏈式集結”,汽車驅動系統關鍵零部件產業集群成功入選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發展“跑起來了”——
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去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綜合排名分別居全省59個縣(市)第一、第四位,始終位居全省前列。
“持續保持又穩又快發展勢頭”,含山縣如何做到?
觀形察勢,以“強工業帶動強縣域”的發展邏輯清晰可辨——該縣堅持工業強縣不動搖,扎實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推動產業攀高向強、發展跨越趕超上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含山經開區▲
從“鑄造大縣”邁向“智造強縣”
提起鑄造,傳統印象多是“傻大黑粗”。而在位于含山經開區的馬鞍山三基輕合金成型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卻是另一番景象:銀色絲綢般的鋁液,從擠壓鑄造成型,到噴涂、取件、輸送等過程全自動化;在設備監控中心,壓射速度、模具溫度、鋁水溫度等工藝參數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
“整個三基都在這塊大屏上了。現在公司生產線更加智能化,生產的鑄件,不僅重量輕、強度高而且能耗少、附加值高,主要為新能源汽車提供零部件配套。”公司負責人表示。
從黑色鑄造到輕量化“智造”,三基的轉型升級,正是含山從“鑄造大縣”蝶變“智造強縣”的生動縮影。
工業是縣域經濟的“壓艙石”。作為有著300多年鑄造史的“華東鑄造之鄉”,如何在新時代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馬鞍山三基輕合金成型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做強首位產業——
帥翼馳、愛柯迪、輝晗、貝斯特、鹽湖特立鎂、法國哈金森、仁盛環保……含山縣依托綠色智能鑄造產業集群基礎,搶抓產業風口、選準細分賽道,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作為首位產業,持續延鏈補鏈強鏈,初步形成上下貫通、左右互補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生態圈。目前已集聚企業24家,集群產值近40億元。
首位產業強勁起勢,工業經濟擴量提質。2023年,含山縣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4家、凈增26家。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達20.48萬元、增長19.5%。綠色智能鑄造產業集群產值增長23%,獲評“中國鑄造產業集群縣”。
強化數智賦能——
產業數字化做優存量:含山縣大力推進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2023年實施億元以上技改項目31個,技改投資增長57%;同興環保、海立精密鑄造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新增省市級綠色工廠3家、智能工廠3家、數字化車間3個。
數字產業化擴大增量:“創夢空間”含山縣數字產業園,圍繞大數據、信息技術、電子商務等產業領域,加快打造含山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區。截至目前,產業園共入駐企業20余家,年產值過億元。
安徽海立精密鑄造有限公司機械手生產場景▲
堅持項目為王——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大項目引領大發展。含山縣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全力以赴招大引強,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0個,其中20億元以上4個、50億元以上1個。項目建設提速提效,愛柯迪、長源液壓等51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華譽、帥翼馳等30個重點項目竣工投產。
激發創新活力——
制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含山縣成功入選第二批省級創新型縣建設名單,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110家、113家,分別新增21家、60家,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6%。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52.6%。新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5家。
一組組攀升的數字、一項項喜人的成績,是含山縣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見證。面向未來,含山縣將把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牽引性抓手,全力抓招商攻項目、抓產業強動能、抓創新聚人才,持續推進制造業倍增,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的一年,含山縣將持續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首位產業,逐步向半總成、總成、智能化、網聯化方向升級;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0個,力爭50億元以上項目再突破……
“鑄造大縣”邁向“智造強縣”,含山縣正大步向前。
以“一流環境”造就“多期現象”
首個項目仍在建設之中,無錫貝斯特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又在含山提前布下了“第二子”。
“項目一期預計5月份投產,項目二期按原計劃是待一期投產18個月后再啟動,項目能夠加快上馬,不僅是公司對未來市場的信心和預判,更多的是含山縣優良的營商環境給了我們信心和底氣。”項目負責人馬俊鵬說道。
不只是貝斯特。近年來,南陽、朗迪、三基等諸多優質項目不斷在含山提升產能、拓展項目,“二期現象”蔚成風景,充分體現出企業家對含山縣營商環境的高度認可及對未來發展的強烈信心。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含山縣制定實施145項創優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舉措,持續強化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厚植發展沃土,努力讓企業和群眾有更強更實在的獲得感。
要素保障持續強化——
走進華譽精密科技(含山)有限公司,忙生產、趕訂單一派火熱。作為“騰籠換鳥”引進的企業,華譽公司目前所用地塊為原駐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停產后的閑置地塊。該縣科學制定收儲方案,精簡工作流程,實現企業早入駐、早投產、早見效。
含山縣深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清理閑置低效用地2137畝,盤活利用工業用地1217畝,供應土地2234畝,出讓工業“標準地”32宗931畝。健全重點項目要素保障周六會商機制,去年累計召開21次要素保障會,累計調度協調解決問題103個。投放“園區貸”“科技貸”等無抵押貸款2.83億元,全縣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長25%。
人才是第一資源。含山縣設立1億元人才專項資金,迭代升級人才政策3.0版,實施“含您回家”人才回歸工程,新建人才公寓近2000套,累計招引“四馬”人才2000余人。同時,常態化開展“萬名大招工、萬人大培訓”活動,培育技能型人才3123人,助企招工9716人。
含山縣輝晗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工人在壓鑄生產線上工作▲
用心用情紓困解難——
“補貼政策施行后,切實減輕了用氣成本,我們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說到用氣補貼一事,馬鞍山市康輝紙箱紙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不住點贊。
去年初,針對企業集中反映的用氣價格略高于周邊地區問題,含山縣及時出臺支持優勢企業“降成本”天然氣激勵補貼政策。2023年共補貼企業27家,補貼金額139.21萬元。
企有所盼,政有所為。含山縣健全縣鎮村三級幫辦代辦體系, 70%以上事項實現1日內辦結。建立“企聲響應”機制,常態化開展“優環境、穩經濟”大走訪等活動,舉辦“含您益企聊”企業家座談會19場,辦結企業訴求245個。全力幫助企業“解難題、降成本、擴銷售、提效益”,全年減免退緩各類稅費5.3億元,兌現政策獎補資金3.3億元。
平臺支撐持續增強——
官山路、劉武大道等6條道路建成通車,輝煌大道、凌家灘路等6條道路主體完工,110千伏清隆變投入運行,220千伏蒼山變開工建設,110千伏橫龍變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全面完成開發區東、西、南三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新建標準化廠房18.2萬平方米,開發區人力資源產業園投入運營……含山經開區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功能,園區承載力不斷提升。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含山縣將繼續把優化營商環境這項“永不竣工的工程”進行到底,努力讓更多企業“來了不想走,投了還想投”,以一流營商環境賦能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