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五:心系民之所向 把平安寫進群眾心間
▲馬鞍山中院多措并舉 強力推進 為464名被害人追回養老錢1120萬元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平安是發展之基、民心所向。市中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牢牢將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職責使命扛在肩上,把司法為民貫穿審判執行全過程,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每一件案子,讓群眾于細微處感受到司法溫度。依法嚴懲侵害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的各類刑事犯罪,一審審結刑事案件2224件,判處罪犯3862人,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上半年全市法院群眾安全感和政法滿意度測評居全省法院第五。堅持懲治犯罪與追贓挽損并重,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財產權益。針對某集資詐騙案件涉案金額大、受害老年人多、涉及地域廣的實際情況,開辟綠色通道,將財產查控、文書制作及送達等事務性工作進行集約化處理,經過15個月的不懈努力,為464名集資詐騙案件的受害人挽回損失1120萬元。
省高院黨組書記、院長田云鵬在市中院呈報的《馬鞍山中院多措并舉 強力推進 為464名被害人追回養老錢1120萬元》專報上作出批示:好!繼續加大執行力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市委書記袁方批示:切實維護了群眾的切身利益,值得點贊,望總結經驗,發揮好職能作用,切實解決更多群眾“急難愁盼”的大事小情。市委副書記、市長葛斌批示:難能可貴!
亮點六:筑牢司法屏障 擦亮馬鞍山“生態底色”
▲馬鞍山“雙碳”生態司法修復林示范基地揭牌儀式成功舉行
生態環境事關民生福祉,“綠水青山”離不開司法護航。全市法院嚴格執行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法律法規,切實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用心用力用情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努力為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獲最高法院肯定。依法嚴懲環境污染、生態破壞違法行為,公正高效審結環境資源案件143件。充分發揮府院聯動效能,推進生態保護聯保共治,助力構建生態環境“法治保護圈”。積極推進生態修復工作,探索拓展補植復綠、增殖放流等生態修復舉措,責令負有生態環境修復義務的當事人以修復勞動、繳納生態修復金或懲罰性賠償金等方式參與生態修復,讓“破壞者”轉變為“修復者”。市中院、含山縣法院在褒禪山風景區設立馬鞍山“雙碳”生態司法修復林示范基地。當涂縣法院協同縣檢察院、縣環保局、江心鄉政府設立長江大保護司法修復基地。《人民法院報》《安徽法制報》等媒體對相關工作予以報道。市中院2篇調研報告獲“2023年全國法院環境公益訴訟優秀調研成果”三等獎,是全省唯一的獲獎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