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幸福,奮斗書寫華章。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是通向偉大夢想的進步階梯。在這樣一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有機會干事業、能干成事業的偉大新時代,我們要以“銳意進取,追求 卓越”的精氣神,“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的英雄氣,在勞動中體現價值、展現風采;我們要從偉大勞動人民身上汲取無窮動力、堅韌毅力、磅礴偉力,依靠源源不斷的力量源泉,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駛 向更加光輝的未來。在這個屬于勞動人民的節日里,讓我們一起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向時代榜樣致敬!
陶 俊
安徽馬鋼設備檢修有限公司作業長
工作上,他精益求精,利用一技之長 和擅長的各種焊接方法參與馬鋼重點工 程,成功解決了長期在設備維護行業領 域疑難故障和難題 30 余項,產生效益 3000余萬元。在多年的工作中先后擁有 公司先進操作法 1 項,國家授權專利 28 項,并在多種職工技能大賽中獲獎。
錢元弟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管
他曾參與制定馬鞍山市“十四五”科技 發展規劃,牽頭負責編制并發布了《中國十 七冶集團科技創新“十四五”發展規劃》。近 年來,他在綠色裝配式建材、固廢資源化利 用、綠色節能建筑、智慧建造、3D 打印建筑 等領域取得多項成果。
陳 航
中鐵四局巢馬鐵路CMSG-3標項目經理部焊接副組長
14年來,他始終堅守在生產一線,從一個 “門外漢”成長為焊接能手,他負責焊接的工 程,一級焊縫探傷檢測一次合格率均達到95% 以上。他與同事們一起先后攻克了“大跨度連 續梁鋼管拱橋焊接技術”“鐵路營業線焊接安 全防護”等10余項高鐵工程焊接工藝難題。
黃乃金
安徽威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他一直從事節能環保技術創新研發工作,曾主持完成多項非電領域煙氣超低排放治理工藝技術研發及工程設計工作,開發了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工藝包近 20 套,主持或參 與完成煙氣治理工程設計累計工程產值超30 億元,實現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了積極貢獻。
袁曉路
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百草枯項目研發組組長
二十余載厲兵秣馬,精研工藝技術,他 將公司吡啶堿產業鏈產能擴大至43.5萬 噸/年,全球市場占有率達 45%,煙酰胺項目全國產量、質量名列前茅,并助力公司主 營產品百草枯產能擴大一倍,為公司后續穩坐國際市場龍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 敏
中鋼天源安徽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車工
加班加點,勇挑重擔,他帶領著車間骨干力量,比預計時間提前一個月完成了募投項目。截至目前,該項目累計實現營業收入 超1億元,創造超千萬利潤。在塔磨機產業 化工作中,他帶領團隊針對生產過程中的難 點問題,全力攻關,實現塔磨機成功帶礦試 運轉數十個小時,各項參數超出預期目標,有效提升了公司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周兆科
馬鞍山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電動機械司機
愛崗敬業,認真履職,是他的本色,先后獲得安徽省 “技術能手”、馬鞍山市“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在 省、市各類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他始終把安全生 產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大力開展降本增效活動,將鋼絲 卷筒上未磨損的鋼絲改成抓斗絲繼續使用,為企業節省 了大量成本。認真做好環保工作,作業前對貨物進行灑 水降塵,作業中嚴防拋灑滴漏情況發生,作業后對碼頭 “六清”進行抓取清理,為建設綠色港口作出了突出貢獻。
楊海生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項目常務副經理
他從一名一線技術員開始,在基層認真學習施工技術,掌握鉆孔樁、承臺、墩身的施工技術,工作以來先后參與了哈大客專、宿淮鐵路、杭黃鐵路、京雄城際鐵路、巢馬城際鐵路的建設。 他不忘初心,堅持學習,把每一次項目經歷都作 為一次學習機會,在學習中歷練自己。他曾獲 得6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 會施工工法和1項公路學會科學技術成果。
劉啟發
馬鞍山科思化學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
自2006年底加入馬鞍山科思化學有限公司以來,他先后共完成85項小試項目研發工作,21項進入中試生產,14項進入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創新性地發展了多種新技術及新工藝,獲得了授權發明專利17件,為公司的核心技術提供了安全保障,為公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胡 笛
采石風景名勝區管委會高級工藝美術師
他是非遺硯雕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擅長 深浮雕、圓雕、鏤空雕等雕刻技法,尤以復雜的立體雕刻見長,開創了以漢簡、石鼓為硯臺形制的先河。自1991 年以特殊人才身份進入馬鞍山市采 石風景名勝區工作至今,他陸續雕刻出《蘭亭序》 《七八個星天外》《赤壁賦》等硯雕佳作,曾獲得全 國、省級獎項若干,發表過多篇硯雕理論研究性文 章,為中國非遺文化傳承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推廣)